-----青岛安全志愿者EHS俱乐部活动纪实
“青岛有安全生产志愿者组织了”,当记者听行内一位朋友告诉这个消息时,有点好奇。于是记者开始深入走进这个组织,带着诸多疑惑进行探秘。
1、一个工厂来了40名专家免费查隐患
6月5日,记者来到距青岛市区40公里的高新区河套街道进出口加工区一家企业,企业名称叫山特维克公司,是瑞士军刀生产商在青岛一个分厂,员工不足100人,当天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大约有40名EHS俱乐部成员,大多来自青岛周边的外资企业,多半是企业的EHS专职管理者。当天志愿者共有两大项活动,上午8点至12点培训课,下午1点至3点现场检查。
其中在现场检查时,40名EHS俱乐部成员对该企业车间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山特维克公司HR&EHS经理Jessie事先告诉大家,这家企业有两个重大隐患一直无法攻克,希望大家检查时能帮助找出消除隐患的办法。一个重大隐患是,制作切刀过程中产生的拉丝处理会割伤人,去年专门在日本订制处理这种机器也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隐患;第二个重大隐患就是,产品包装搬运过程中如何预防工人腰肌劳损,工厂曾经制作一个搬运平台但效果一直不好。“请各位专家到车间后对各个环节帮我们看看哪些存在隐患,因为我们天天看,习以为常,有的看不到,都形成盲区了”,Jessie介绍说。同时,这家企业年度安全目标明确规定,每个月至少要查找到不低于20个隐患。
记者走进该企业车间,确实如Jessie介绍一样不太大,面积大约5000平方,工人不到50人,现代化作业模式,普通的钢材加工制造企业,从安全危险性程度来看也不大,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企业标准化程度相当高,一般安全从业者很难发现车间有什么隐患。
然而,经过2个多小时的巡查,40名俱乐部成员一共查出了23个隐患,其中对事先提出的两个大隐患也提出多项解决方案。检查完在交流总结会上,Jessie非常兴奋的说,“邀请大家来我们公司,帮我们诊诊脉,看一看,而且我们瑞士老板知道我们志愿组织活动的事情后非常支持,竖起大拇指very good!特别今天检查这么多隐患让我们企业收益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有很大改进,非常谢谢大家。”
2、提升自己就是最好的安全防范
其实,每次EHS俱乐部定期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有一半时间全花在培训上。记者从EHS俱乐部发来的六期活动情况计划流程看,每次的培训内容不同,除了现场检查是共同课目外,每次培训内容都是针对性的。第一期是如何辨识EHS法律法规体系中对本公司的密切关系,船用吊装等安全技术,第二期是高处坠落与预防,第三期标定锁定,听力与呼吸防护,第四期是BBS行为安全观察培训,第五期是安全管理。记者参加的是第六期活动,在当天体验生活中,记者也注意到,上午的培训课,一共进行了四个小时,从早晨八点开始一直到12点。培训课两个专题,一个是危化品的一书一签,一个是前沿研究课程,如何利用事故概率指导预防事故发生。
讲课全部来自俱乐部成员的志愿者,采取的形式根据事先预定的题目,志愿者提前报名,根据自己掌握的强项,在现场通过讲课形式与大家交流分享。
培训前,先进行安全逃生提醒。山特维克公司HR&EHS经理Jessie认真地给来参加的志愿者讲了一下如果发生意外和火灾逃生路线,然后才开始讲课。一上午没休息时间,因为课程时间安排得特别紧,空隙除了自己上卫生间外,大家都在听课,课程其实很枯燥,但最引起记者注意的是,但没有一个开小差自己玩手机的。
“我们培训课的内容都是事先选好题目,大家建议想学的,特别自已管理的企业急需的知识,所以大家非常认真,效果就非常好,”来自青岛圣戈班安全玻璃企业的志愿者李璐的答案打破了记者的疑问。
“我第一次参加培训时就学习瓦锡兰船用柴油发动机,这个企业烧焊技术组装非常利索,作为一个知名重工企业,吊装的重要性在企业份量就非常重,而且在他们这个行业水平就非常高,虽然风险系数非常大,但他们做得非常认真,因为我们企业也有吊装,虽然没有这么重要,但是通过看他们吊具如何挂,通过他们的实际案例引入我们的应用,何乐而不为,而且这家企业安全管理经理张明臻安全管理水平就非常高,通过现场培训学习,对我们这些年青人非常有帮助,受益非浅,不仅提升了自己,而且对各自管理的企业也是最好的安全防范,”李璐说。
3、让安全遍布每个角落
这个组织超过70家外资企业也包括几家青岛本地知名企业,超过100多个个人会员,95℅以上为外企从事安全生产员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些成员文化水平高,专业水平比较深,都是安全相关科班生。由于成员大多外企在职员工,他们的休息时间特别少,约了好几次,记者才约见上该俱乐部秘书长王加廷,当记者说要进行采访时,王加廷在电话那头推辞了半天,最终还是接受了采访。当记者问为什么要成立这个俱乐部时,王加廷说就是让大家有个交流的机会,资源共享,让俱乐部成员所工作的企业安全工作能再上个台阶。
“没报酬?”记者问。
“我自己贴了两万,”王加廷回答,比如创办初期要办网站,组织讨论会等都需要部份费用,而且大部份业余时间都在打理这个事情。
“那你图什么?”
“可能长期在外资工作环境的影响吧。”王加廷向记者讲了原因。
原来,开始只是小范围、个别的做EHS的人之间相关认识,作为企业EHS群体相互之间没有正式的沟通途径,不能有效促进相互之间沟通交流,时间长了感觉有必要有一个正式的方式和渠道增强EHS从业相互之间的交流。另外,在根据我们的了解外企从事EHS的人群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自身的素质也需要不断提升,提升的渠道并不多,外出培训大多是课上听着挺好但对实际工作帮助不大,需要一个平台及时解惑答疑,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实际问题。青岛本地外企的HR俱乐部、IT俱乐部对我们也是个启发。目前在我们EHS俱乐部模式的启发下外企的质量俱乐部也组建成了。
“我们正在把俱乐部做成一个VIP服务平台,或者说是一个EHS专业方面的生态系统。俱乐部成员间享受VIP服务,主要是提供支撑信息的平台,确保诸如安全培训、检测、合规性评价、产品、工程的、人才的信息等等得到交流。通过在线(qq群,网站,微信)和线下(定期的研讨会)的交流以及平台上信息的分享,EHS从业人员可以在获得专业方面的提升,获得更多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而改善公司的EHS绩效。”王加廷说。
对于未来的打算,王加廷表示充满信心,“通过志愿者活动,促进社会对EHS职业的认知和认可,提升公众对安全的理解。我们给包括瓦锡兰船用发动机,庞巴迪机车、安德烈斯蒂尔、山特维克,史密斯机械等等工厂做了工作现场的安全检查和诊断,给出了俱乐部成员的整个建议,对企业非常有帮助。虽然目前EHS俱乐部已经吸引了青岛周边日照、烟台、威海和潍坊的部分EHS人员,影响力开始在山东半岛进一步辐射,但安全足迹刚刚开始,我们最终的愿景就是让安全遍布每个角落,让安全改变我们的生活,安全不再是梦想。”
(记者朱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