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东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我区公共区域油气管道建成时间早、数量多、种类多、线路走向复杂。近年来,全区多措并举做好油气管道安全维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消除了大量安全隐患,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镇海区积极开展油气管道安全检查工作,截止到目前,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和主要隐患共计372处,完成整改251处,整改率达67.4%。
一是定期排查保安全。8月12日下午,安监部门会同发改局、蛟川街道、镇海炼化分别到南洪村、俞范村实地查看油气管道占压情况和隐患整改范围,共同商量治理方案和后续拆除方案。通过执法人员的前期排查、汇总发现,目前区域内现有管道主要存在占压、间距不足等问题。相关部门将进行定期排查,制定方案,确保辖区居民安全。此外,镇海区根据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及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部门职责,其中,长输油气管线的监督管理由区发改局负责,城镇燃气管线的监督管理由区城管局负责,工业管线的监督管理由区安监局负责,涉及压力管道的由区质监局依据相应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监管。
二是完善机制强管理。通过定期开展演练、定期报告治理进展、定期举行联席会议,为加强对油气管道隐患治理的管理工作,发改部门、安监部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坚持长输管道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跟进情况。同时,我区建立油气管线演练演习常态化制度,并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由发改部门牵头,多部门商讨研究制定我区油气管线安全管理方案,重点规范勘察、打桩、施工等行为,强化前置条件,落实保护措施,确保油气管道安全。
三是合理布局促发展。经过工作人员的认真调研和对管线数据的核查,全区管线电子档案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确定了危化管线目录,预计管线探测成果将于9月底出炉。据悉,该电子档案由规划分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单位配合,对全区公共区域范围内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性质的管线(包括长输油气管线、城镇燃气管线、工业管线、热力管线和地下高压输电线)进行数据的核实、采集,以建立起标准统一、数据完整、属性完善的管线电子档案。为保证长远发展,镇海区高度重视油气及化工品码头的优化工作,对镇海炼化成品油码头、镇海港区码头的优化整合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研究优化镇海至北仑的管廊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