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多项举措抓好工程车安全管理工作
发布日期:2014-09-12 , 点击数:1391
今年以来,宁海县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工程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全县工程车发生的交通事故总量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开展每周一次工程车专项整治行动,严打交通违法行为。一方面,县安委办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八打八治”集中整治行动,加大督查力度,明确交通运输领域由交通局和县公安局分别牵头组织突出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并将工程车辆安全管理与客运非法营运行为一起列为重点整治内容之一。重点整治工程车无证经营、挂靠经营及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问题。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和严厉追责的“四个一律”执法措施,集中打击、整治工程车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另一方面加大路面一线警力投入,强化重点道路管控,严查严处工程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规范工程车通行秩序。今年以来,交警部门根据工程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每周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工程车整治行动。同时,每周由公路局牵头,联合城管、交警不定时开展对工程车的联合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共查处工程车违法18783起,其中现场查处18493起,有效打击了工程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规范了道路交通秩序,有效遏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是建立客货运车辆分层级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源头管理。加强重点车辆和驾驶人源头管理,确立“主动出击、动态排摸、全程监管、服务实战”的工作模式,通过建立健全重点运输企业分级管理和重点驾驶人层级管理工作机制,实现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的常态化监管,通过排查梳理重点车辆和驾驶人分层级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重点客货运企业,按照营运性质及车辆近5年内有责交通事故等情况,确定为一、二、三级管理对象;对重点驾驶人,按照其交通违法、有责交通事故及所驾驶车辆状态等情况,划分为一、二、三类管理驾驶人,固化工作措施,对工程车驾驶员全部按类别定时进行约谈,对排摸处的工程车、驾驶员基本情况全部输入交管系统,全部进行户籍化管理,取得很好成效。
三是大力推进道路运输车辆网格化管理和GPS网上监控,实施动态监管。目前,宁海全县共有工程车约322辆,均进行了网格化管理,组成方式有单位和个人拥有两种形式,所有工程车根据其所属性质或区域编制成9个车队,每个车队都有专人负责管理,针对外籍车辆、驾驶员管理难的问题,要求辖区中队全部纳入车队统一管理。同时大力推进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运输企业、车队建设工程车辆GPS网上监控平台。县交警大队制定《成立工程车驾驶员协会的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要求所有工程车车顶统一安装顶灯;统一安装GPS系统和3G视频系统,并纳入车队、中队、大队三级监控平台;统一安装放大号牌(长2.2米,高0.4米,黄底黑字);统一安装左右转向灯,倒车语音提示系统;统一在车辆两侧,后部安装防护栏;统一安装放光标识(车辆两侧和车后根据交警部门要求粘贴放光标识)。目前,宁海辖区已全面铺开进入运作阶段。通过企业、车队内部管理,不仅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道路运输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是强化交通安全督查教育,提升驾驶人员安全意识。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宣教活动,加强对运输企业、驾驶人的教育管理。营造工程车整治工作的舆论氛围,促进驾驶人依法驾驶、安全驾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车交通事故。交警部门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安全教育方式,如组织驾驶证审验学习班,对相关运输企业的需审验人员围绕工程车安全行车特点进行集中授课。同时,以道路交通安全六进等活动为载体,民警通过宣传录像播放、典型事故分析、宣传资料分发等形式,主动上门开展安全行车培训教育。此外,借助信息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发布的实名曝光、宁海交警微信平台发布的行车注意事项等安全内容,对相关驾驶人予以警示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