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将危及安全的“梯子”放倒

发布日期:2014-10-08 , 点击数:1501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14年9月26日下午14时多,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学生6人死亡、32人受伤。9月27日下午4时,昆明市盘龙区区政府召开了“9.26”踩踏事故通报会,通报已初步查明事故发生原因,系过道内海绵垫倒下导致了踩踏事件。 通报称,25日下午,明通小学体育教师将两块体育教学使用的海绵垫子(长200厘米、宽150厘米、厚30厘米)临时靠墙放置于学生午休宿舍楼一楼单元过道处。26日14时许,学校起床铃拉响后,明通小学一、二年级午休学生起床后返回各班教室上课,学生在下楼过程中,由于靠墙的其中一块海绵垫平倒于一楼过道,造成通道不畅,先期下楼的学生在通过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情况不明,继续向前拥挤造成相互叠加挤压,导致学生严重伤亡。

  看到上述通报,笔者不禁想起了关于梯子的故事。在青岛啤酒集团生产车间的一个角落里,由于工作需要,工人需要爬上爬下,因此,有人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的时候,就将梯子支上;不用的时候,就把梯子移到拐角处。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着人,工作人员专门在梯子旁写了一个小条幅——“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

  就是这件不起眼的小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一晃几年过去了,也没有发生梯子倒下砸着人的事。有一次,外方来洽谈合作事宜,他们留意到这个梯子和梯子旁的那张小条幅,驻足良久。外方一位专家熟悉汉语,他提议将小条幅修改成这样——“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很快,梯子边的小条幅就改过来了,就是那9个字。这两个条幅都在讲注意安全生产,而区别在于:前者仅仅是提醒,后者则是把梯子倒下砸人的潜在危险彻底排除。

  同样针对梯子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后者的做法显然更能将风险规避为近于零。其实,把梯子放倒更安全的道理谁都懂,但为何还不采取行动,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呢?这应该是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缺失的问题。

  联想到昆明这次学生踩踏事故,“罪魁祸首”竟是学校上体育课经常使用的棉花垫子,实在是不应该发生的事。如果像放梯子那样,把棉花垫子横放,就不会发生踩踏悲剧了。而且把棉花垫子横放,不是什么难事,仅是举手之劳。由此笔者联想到企业安全管理盲区和职工习惯性违章,多半出于敷衍心态和侥幸心理,认为只要提醒到位、不出大错就行了,至于采取措施是否能够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作业标准能否得到一以贯之的执行,则重视不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松懈意识和麻木心态,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

  在英国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缺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丢了一次战斗。丢了一次战斗,输了一次战役。输了一次战役,毁了一个王朝。可见,如果不注意细节,就有可能酿成大事,哪怕是这枚小小的铁钉,也会牵扯到整个王朝的生死安危。

  细节决定成败,关乎生命安全。安全隐患就像藏在暗处的敌人,只要你放松警惕,或给其留有余地,他就会跳出来伤人。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治标更要治本。只有从思想深处将危及安全的“梯子”放倒,才能真正杜绝违章、控制风险,进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的目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