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山东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暴露出的“城乡规划和管线工程设计对安全生产要求考虑不充分,违反已经批准的城乡规划进行设计、建设,城乡规划和建筑、管线工程设计与建设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等问题,国家安监总局等五部门和省安监局等五部门相继就“加强城乡规划和建筑、管线工程设计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部门工作要求,宁波市安监局、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委、规划局、城管局等六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在转发上级文件的同时,提出了五方面具体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一是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时涉及重大危险源和地下油气管线重点地区,要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价,科学评估区域安全风险,提出消除、降低或控制安全风险的对策措施。
二是严格规划控制。要加强管线发展规划研究和对已建管线的保护,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对新、改、扩建管线项目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和监督检查,留足安全间距和防护距离。
三是加强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安全管理。建设单位施工前,要详细查询管线综合信息并现场查验、核实测量,要向政府城镇地下施工安全管理部门提出施工作业申请,严禁在情况不明时盲目进行地面开挖作业。
四是加强重大安全隐患治理。要积极探索投融资、建设维护、定价收费、运营管理等新模式,加快推进区域管廊带建设,以彻底消除历史遗留安全事故隐患;要以“零容忍”的态度铁腕治理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五是推进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要在2015年前初步建立全市标准统一、数据完整、属性完善的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线数据动态更新、信息共享,为做好工程规划、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应急防灾、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启动公共区域城镇燃气等易燃易爆管线的测绘和数据采集;强化管线竣工测量制度,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竣工测量,及时将测绘结果报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