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姚电梯数量以每年平均20%以上的速率连续增长,而电梯故障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全面助推“平安宁波”建设,该市质监局创新监管模式,自今年5月起试点推出了小区电梯安全管理楼道志愿者活动,启动了居民自治力量电梯安全自我管理模式,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该局主要是将楼道志愿者作为监管“新引擎”:将小区每幢楼的每个楼道作为独立单元,以志愿报名、社区备案、质监培训的机制,在每一楼道设置一名志愿者,形成一个个电梯安全管理的着力点,拓宽群防群治的渠道,实现部门监管和居民自治的有效结合。 将楼道志愿者作为普法“扩音器”:邀请专家对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通过现场观摩“透明仿真电梯模型”、组织电梯应急救援演练、发放宣传册、观看教育片、展板展览、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将楼道志愿者作为各方“传声筒”:由志愿者发挥“三员”作用,即“义务宣传员”,向居民宣讲电梯安全知识,劝阻不文明乘梯行为;“问题查找员”,经常性关注楼道电梯,及时提醒物业公司和维保单位消除安全隐患;“日常监督员”,居民可向志愿者反映电梯安全问题,志愿者有权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加强管理。通过设置楼道志愿者,在部门、社区、物业与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目前,该局已在城区3大社区的18个小区内进行了推广,共征集并培训志愿者380余名,协管近500台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