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要到位。由于长时间休假,人们娱乐玩耍、外出旅游、走亲探友,作息时间和规律被打乱,扰乱了生物钟,加之节日期间饮食无规律,引起功能紊乱,许多人上班后还不能立即从休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上班后会感到心神不定,对工作感到厌倦,提不起精神,出现抑郁、失落、烦躁、低沉、恐惧等不良情绪,工作精力不集中,自身的器官不能协调,不能自控,对外界的情况反应迟钝,情绪消极低沉,工作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低,或者工作求成心切,对周围事物、环境的判断不准,考虑问题不周,工作粗心、不细致,心不在焉,有章不循,作业时极易产生失误。因此,各有关部门在节后要及时调节干部职工情绪,把干部职工的状态调节到工作状态上来。
节后安全教育要到位。节后一上班,各单位各部门要针对职工的情况和和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及时组织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重温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学习岗位作业标准,教育干部职工及时明确岗位责任,促使干部职工绷紧安全弦,增强安全意识,并结合自身岗位弥补不足,主动学习自身岗位需要的安规知识,不断提高遵章意识和专业技能,确保节后的生产安全。
安全管理措施要到位。过节放长假,身心得到放松,节后上班后,很难一下子恢复到假前的紧张有序状态,容易出现麻痹松劲等倾向性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从严管理的途径将干部职工的言行校准到位,让所有干部职工走出松懈,自觉落实岗位操作标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确保节后工作安全有序。同时,各项安全措施要及时跟上,加大生产一线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及时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检查安全工器具、作业工具、应急物资和器材是否满足安全和工作要求等,保障各单位各部门的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