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船舶修造作业中的防火

发布日期:2015-04-22 , 点击数:2960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船舶修造作业中的防火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安环部  董廷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海上运输日趋繁忙,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船舶火灾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船舶火灾占全国水上灾害事故的20%,占海难事故总数的11%,居第四位,但所造成的损失排在所有海难事故之首。我国港口平均每年发生船舶火灾事故约24起,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值得加强防范。然而船舶建造过程中火灾的预防亦不可忽视。

1、  燃烧与火灾

1.1燃烧

燃烧的定义:俗称着火,系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燃烧具有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

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燃烧的分类:燃烧按其形成的条件和瞬间发生的特点一般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四种类型。

1.2火灾

火灾的定义:火灾系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大多数是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三个方面。一是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含放火);二是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三是工艺技术的缺陷。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火灾的分类: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2、 船舶建造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原因

2.1  明火火灾

明火火灾容易发生在船舶维修施工现场、厨房和人员休息室。一是在船舶维修现场,氧气切割、电焊等明火作业,由于操作失误、安全检查不细致等原因都易引发隔空间远距离火灾。二是厨房内使用明火,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引燃厨房内部的油类及厨房内部的装饰材料。如:2008610日,崇明县陈家镇奚家港码头某船舶由于工作人员用火不慎引发火灾。三是在人员休息室,烟头则成为了最大的火灾隐患,由于吸烟的人数众多不宜管理,使得烟头引起火灾的危险性最高。

2.2  电气火灾

各种船舶在机舱内都有主机(柴油机)、副机(发电机)等多种用电设备,各种用电设备之间由电线、管路相连接,由于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雷电或静电等原因易产生火源引发火灾。从电气防火角度看,电气火灾大都是因:一是电气线路由于导线采用暗敷设。当导线绝缘损坏、老化,出现短路、漏电现象时引起绝缘层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邻近的易燃物、可燃物的燃烧,从而造成火灾。如:200876日,崇明县陈家镇奚家港码头某船舶由于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二是电器设备故障。当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时由于发现不及时,造成电器内部线路形成短路等问题,导致内部线路负荷增加、温度上升,引起设备燃烧,造成火灾。如:200716日,崇明县新河镇上海造船厂5号码头某船舶、2008112日,长兴乡凤滨路振华港机二号码头某船舶均由于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2.3  意外火灾与人为纵火

意外火灾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所引起的火灾,比如:雷击等。船舶上有许多易燃的物品,在夏季多雷的日子,由于雷击而引燃,酿成火灾。对于人为纵火,这是一种人为

犯罪,这里不加说明介绍。

3、船舶建造生产过程中火灾的危险性

3.1 在建船舶的客舱、驾驶室、船员生活舱之间的分隔围板和装饰用的木材、棉布、丝绸等,都是可燃物,容易着火。 

3.2 在建船舶所装载的易燃易爆材料,气体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时,极易酿成火灾。

3.3 机舱中的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因转动部位转速过快,缺乏润滑油润滑,或燃油油量不足,油质不佳以及油路发生渗漏等原因,具有潜在的火灾危险性。柴油机排气管的高温也可引燃周围可燃物。 

3.4 一些船舶机电设备长期在热态和潮湿的环境下工作,绝缘层容易老化,发生漏电、短路引起火灾;在船上私接电源线,或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也易起火。 

3.5 船舶为调试在装卸柴油过程中,因冲击、摩擦等产生静电,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都有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4、船舶火灾的特点

船舶火灾不同于陆上火灾 ,其特点可归结为

4.1 难以扑救 

(1)船舶火灾的扑救远比陆上火灾困难 ,尤其是在停靠码头港口修补生产的船舶发生的火灾 ,不易得到水面上的救援 ;有时虽有邻船 ,但在火灾的特殊条件下 ,若再遇上恶劣的天气,难以实施有效的救助。

(2)由于船舶部位狭小 ,货物密集 ,尤其在通道被阻断、浓烟和热辐射很强的情况下 ,很难从多个方向进行扑救。 

(3)船上的灭火剂一旦用完 ,不象在陆地上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而及时得到补充。船舶火灾难以扑救的特点决定了船舶火灾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4.2 损失大

船舶的特点之二是物品堆放密集、造船员工集中 ,因此一旦失火 ,损失将极为惨重。近些年来 ,由于火灾造成的船舶损失是很大的。2008911日,宁波北仑某造船公司将新建的HB2002船分段船坞搭载大合拢工程承包给温岭该船舶公司,双方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及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于当月动工。21918时至21时,赵某和金某两人即进行加强作业,但未完工。20日上午约7时半,赵某和金某放焊线准备继续作业。约10时,舵机舱有大量黑烟冒出,因艉压载舱空间狭小,到下午16时才将两人救出,二人着装被烧毁,全身大面积烧伤,医生现场确认死亡。事故发生后,北仑区政府、区安监局、公安分局、监察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认定,温岭船舶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未有效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组长李某安排无特种操作证的职工金某上岗电焊作业,亦未按规定落实双人现场监护,在作业前未按规定对狭小密闭舱室进行通风换气及测试和提出动火作业审批,未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国外也发生过许多由于船舶生产过程中火灾而引起的重大事故。所以,船舶火灾损失的巨大 ,是陆上火灾所远远不能相比的。

4.3 危害大

船舶火灾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而且还会堵塞港口航道、污染海洋,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船舶修造企业必须要十分重视船舶生产过程中防火安全的问题。

5、船舶修造业消防安全的现状

5.1 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船舶修造行业而言,尤其是一些“滩涂小造船”,经营业主大多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这些船厂多数是利用滩涂岸线造船的民营船厂,造船厂多为短期租赁,经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资少,安全生产条件差,缺乏相应的消防器材、设施。企业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作配套,有的仅仅是流于形式,消防安全管理缺乏力度。工人在操作时,不是无章可循,就是有章不循,长期以往导致了职工不良消防行为习惯的养成,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患根。

5.2 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消防安全知识缺乏。

目前,造船行业用工除管理人员外,大多采用外包工的形式。一线工人不断流动和更换,不利于造船消防安全管理的连续开展。船东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船东的变化使船的类型,要求也会相应变化,造船的安全环境和条件也随之变化。直接从事船舶生产的工人,大多数是外地民工,文化水平、学历相对较低,有的仅仅是小学文化,很多人没有受过专门的消防安全培训,对消防安全知识知之甚少。造船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生产过程中既有电焊、气割作业,又有狭窄舱室作业和交叉作业。还有油漆、乙炔、工业用液化气等众多有毒、易燃易爆危险品,工作场所及条件相对恶劣,加之动用明火频繁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应该说船舶修造的工作环境需要对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但实际操作中,相差甚远。

5.3 施工现场混乱,违章操作现象严重。

造船行业施工现场普遍存在氧气瓶、乙炔瓶乱堆乱放,焊割炬随处乱扔。一些焊工工作途中因其它原因离开舱室或工作结束,焊割炬没有带出,也没有关闭气瓶的习惯,焊割炬气源控制阀门在摆放的过程中,受到磨擦产生松动造成漏气。加之业主为降低成本,擅自将氧气、乙炔改成工业液化气进行气割作业,导致这些泄漏的气体由于比空气重,积聚在船舱内,当工人再次进入船舱时极易导致爆燃事故。200610月,一船厂就因此原因,导致一艘在建2000吨的船被炸毁,并当场炸死一名操作工人。还有一些操作人员盲目自信,在对装载过危化物品的船只进行维修时,不进行测爆,凭经验办事,在焊割操作时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今年5月,一条装载过危化物品的千吨轮,在进行改造时,发生爆炸,两名在船舱内操作的工人当场被炸死。后经调查了解,在进行动火前,该船船舱进行了蒸洗,也进行了测爆,但船舱内板和船底之间的夹层仅用水进行了浸泡,没有进行测爆,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5.4 消防设施缺乏,管理不到位。

由于业主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意识淡薄,绝大多数船厂新建厂房和库房都不到消防部门进行报审,留下了很多先天性的隐患。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通道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问题。一些船厂由于用房较紧,将工人的宿舍直接设置在木工房内,有的还堆放有大量油漆,“三合一”现象严重。

6、船舶修造行业火灾爆炸事故高发的根源

6.1 现行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管理法律依据的不完善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目前,作为船舶修造行业的主管部门海事部门,在建船舶海事安全监督管理方面,还没有一部比较完善、专门的法律法规,各海事机构在建船舶监管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监督的标准也不一样。而作为消防部门目前也没有修、造船行业场所方面的消防设计规范及标准,以至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监督时无法律依据。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也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形成了多头管理,但都抓不到位的局面。

6.2 船东和业主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以“滩涂小造船”为例,在运作方式上,船主提供造船材料和图纸,将船体焊接工程分包给船厂,一切由船主说了算,船厂做不了主,也不进行有效管理。船主为降低生产成本,随意将造船工作分块分包,把船体交给船厂制造,把设备安装、船体油漆等分包给个体人员,对船主的监管是盲点,船主对造船的安全管理一无所知,但却支配船的生产过程,常雇用没有资质的个人从事安装、油漆作业。为了加快作业进度,在舱内或一个区域内多个工种同时作业,稍不注意,极易发生爆炸。

6.3 职工日积月累形成的不良消防行为习惯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我们研究了十多起船舶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是和职工的习惯性违章操作分不开的,事后分析这些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些出事的操作人员,他们有的确实是对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安全操作规程知之甚少,对应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和习惯;有的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而多数是“明知故犯”抱着“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的心态;有的干活图省事,嫌麻烦;有的盲目自信,自以为绝对安全。长期以往养成了不良工作行为习惯,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

7、做好船舶修造业消防安全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际造船市场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我国造船工业快速兴起。目前,我国造船总吨位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韩国的世界第二大造船基地,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用10-15年的时间将我国建成全球第一大造船大国,造船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造船工业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然而由于其自身的行业危险性,船舶在建造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导致伤人、亡人的事故时有发生。近年来,平均每年都要发生两起以上因违章操作导致的火灾、爆炸亡人事故。我研究了这几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现场触目惊心,教训惨痛。加强对船舶修造行业的消防监管力度,应引起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及消防部门的高度重视,就如何做好船舶修造行业的消防安全工作,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7.1 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对船舶修造业的安全工作予以保障。

鉴于船舶修造行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及其事故的高发态势,建议应尽快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避免多头管理,但又都抓不到位的局面;出台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船厂业主和船东的责任和义务;严格外包工队伍的资格准入制度;制定出科学具体的工序操作流程,控制好交叉作业的现象;规范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行为;明确修、造船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隐患的整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等一系列具体标准,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7.2 引导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消防行为习惯。 

要切实做好对船厂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让每一位从业人员从内心能自觉履行安全义务,自觉服从管理,参加各项消防安全活动,提高消防安全技能,切实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消防安全生产知识。作为造船企业,要切实针对各企业的自身特点,对整个企业内部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习惯性违章现象做认真的排查和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矫正措施,通过开展技术问答、技术练兵,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操作技能。严格各项标准,强调纪律、规范操作行为,实行“末位淘汰制”,促使职工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7.3 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监督工作。

现场是从事生产的场所,是职工生产活动与安全活动交织的地方,也是发生“习惯性违章”出现伤亡事故的源地,狠抓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尤为重要。要抓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消防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第一线查“习惯性违章”,做到疏而不漏。如施工现场各类气瓶乱堆乱放的现象;操作人员离开船舱焊炬仍留在船舱的现象;施工结束,气瓶总阀不及时关闭的现象;现场可燃物未经有效清理,擅自动火的行为等等。对发现的问题要做到铁面无私,严肃处置,同时要做到举一反三,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把各类消防安全事故消灭在萌牙状态,确保修、造船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目前我国的船舶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其生产劳动密集型特点形成的安全生产条件使其成为高危行业,船舶制造业每年发生大量的工伤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力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船舶制造的顺利进行和行业形象,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这种重工型企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火灾具有危害大损失大的特点,所以船舶生产建造过程中的防火工作尤为重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