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强基层 打基础 抓重点 克难点 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发布日期:2012-09-18 , 点击数:3069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指导,以“三思三创”为强大精神动力,坚决贯彻国务院《意见》精神,认真落实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创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强基层、打基础,抓重点、克难点,狠抓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通过广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834起,死亡417人,受伤1666人,直接经济损失2307.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0.7%、3.5%、7.1%、14.6%。对照省政府下达的事故死亡人数绝对控制指标,全市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占全年控制指标的51%,低于平均控制进度7.3个百分点,其中工矿商贸、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火灾、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年控制指标的50.6 %、53.9%、0%、33.3%、8.1%,均未突破平均控制进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市委将“加强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列为我市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项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我市始终保持政府主导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发展的良好氛围。

今年我市安全生产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全市积极谋划全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着力从政府及部门监管主体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两方面,完善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安监机构规范化建设,在深入联系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乡镇街道安监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人员、装备、资金、职责、制度和智慧安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计划“三年一轮”循序推进,持续提高基层安监站所的能力水平。有序推进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出台了两个创新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二是完善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体系,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大型商超、三星级以上宾馆、建设工程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全面铺开或推向深入,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已有1700多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研究出台了宁波市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激励约束政策。大力培育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区域应急管理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应急处置的积极作用,有效遏制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扩大升级。

三是在全市安监系统中积极开展“进村入企”服务创优集中行动,重点围绕帮助指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标准化、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弘扬安全文化、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等六方面内容,着力破解难题,创造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重点人员的培训考核,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培训质量。上半年我市完成各类安全生产培训59.8万人。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向广大企业、务工人员和社会群众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常识。

四是全面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市(含11个重点行业领域)组织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8807家,查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共计108193起,其中对企业实施警告、责令限期改正3684起;关停企业41家;各类罚款计4418.2万元,追究刑事责任16人。严格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依法严肃查处浙象渔船10.2火灾较大事故、象山渔供船12.16较大事故、宁海电镀厂4.21较大事故,分别对事故单位和主要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对镇(街)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行政政纪处分和诫勉谈话,责令当地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好转,但是安全生产基础基层仍然比较薄弱,长效机制建立还有差距,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监管服务能力。按照《意见》的精神和要求,总结提炼各地各部门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针对性地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三思三创”要求,加大培训教育力度,积极推进基层公共安监站所规范化建设,提高全市安全生产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干部的监管服务能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全国标准化示范创建要求,全力推进工矿、商贸、旅游、建设、交通等各大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以标准化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信用工作制度。认真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构建科学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三是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力度,优化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在市政府统一部署下,按照“属地为主、行业督导”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面组织“回头看”。以县乡政府为工作主体,逐村逐居逐户逐个全面开展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建设活动的排查,逐一登记、建立档案,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认真分析研究地区、行业领域的非法生产经营建设情况,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联合执法,着力构建“打非治违”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事故查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打非治违”责任。

四是进一步开展培训宣传教育,发挥全社会积极作用。加强对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和培育发展,提高专业服务质量。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抓好重点人员的持证上岗培训,持续推进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发挥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和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鼓励全社会举报安全生产事故和隐患,推进安全生产群防群治。

五是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与“科技兴安”,提高保障能力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探索建立企业参与公共应急救援的投入补偿机制。加强化工园区企业风险和区域的累积风险的定量安全评价,研究提出对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区域安全水平。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全面建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向地区、部门、企业、公众开放的综合监管平台。

(摘自江国梁局长在市安全生产协会二届三次会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