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在全市安监局长座谈会上,各县市区安监局长结合工作区域特点,相互切磋,纷纷出招,亮点频出,使与会者受益非浅。
余姚市安监局局长张建荣:安全生产工作难在责任落实,而要推动责任落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问责”。 通过实行问责,加强责任追究的威慑力和震慑力,从而促进各地、各部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余姚市在“问责”工作中以法律为准绳,强化问责基础。以机制为支撑,构建问责体系。以碰硬较真为态度,狠抓措施落实。近年来,余姚市已对3个乡镇长、5个分管镇长(副局长)、12个中层干部实行了行政问责。他们在约谈过程中,逐一问询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安全管理情况以及安全投入保障、安全队伍建设情况等,将具体内容一一记录在案,随后再进行讨论商量,提出处理意见。实践证明,一起事故的问责往往比开100次会议,发100只文件效果要好的多。在问责过后,这些乡镇或部门对安
全生产工作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形势均有好转。
慈溪市安监局局长马清:慈溪市安全生产工作在逆势中找机遇,在稳定中求突破,在压力下促进步,立足确保稳定态势的基础上谋求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为切实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慈溪市在继续深入抓好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个性化专项整治,在重点行业(领域)寻求监管手段的新突破。由市安办统一发动部署,各部门自行申报,在十个重点行业(领域)首次开展安全生产个性化专项整治活动。同时继续深化镇级安全生产个性化专项整治活动。去年,慈溪市19个镇(街道)及慈东滨海区根据各自辖区的产业特点及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分别组织开展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喷涂行业、打火机、化纤、轴承、家具制造业、烟花爆竹、钢结构制造等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建筑施工安全等12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个性化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奉化市安监局局长胡吉夫:“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奉化市安监局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基层监管力量,完善公共安全基层监管体系,形成责任到人、职能到位、全面覆盖的网格监管体系,努力实现基层安全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合理划分责任网格。通过基础调研工作,奉化市以辖区内企业数量、行业特点为基准,以村、社区、开发区等行政区域为单位,把网格划为四层。其中,镇(街道)政府为一级网格(中心网格),各总支(农村社区、居民社区)、开发区为二级网格,村、社区为三级网格,各自然村、企事业单位、及在建项目等为四级网格(基层网格)。
网格划分总的原则是“全面覆盖,界线明确,不留空白,不交叉重叠”,坚持条块结合,要求网格的划分有利于组团服务,包干责任,上门调查和面对面服务。
在合理划分责任的基础上,合理配备组团人员,整理各方资源。通过层层落实,做到“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组织服务团队,对网格内的企业、群众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努力在基层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服务机制。
宁海县安监局局长陈剑波:宁海县安监局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行政机关。
强化组织领导,修订完善了科室岗位职责分工、局机关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机关临聘人员工资福利制度等各项制度,使政务管理基本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机制,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奠定基础。
坚持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做到“常学习、常警示、常回顾”。在总体工作上扎实认真,做到“精神状态振奋、工作作风务实、贯彻执行有力”。在工作决策上把握有度,做到“把握好制度、把握准政策、把握住原则”。在工作程序上严格透明,做到“公开、公正、民主”。在实际工作中率先垂范,做到“从大局出发、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象山县安监局局长赖海平:象山县石浦镇及石浦港区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具有多功能、多层次、高度综合的性质。安全生产专项小组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盲点、选好力点”的策略入手,从综合的角度研究,采取综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工作,最终达到综合的效果。
在整治过程中,他们强措施、重实效、扎实推进安全“三项行动”
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主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选好角度,找准位置,促成了上下联动、条线治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在企业自查自纠基础上,专项小组分层次、分项目、分区域、较大声势地集中检查了农渡船、旅游艇、危险化学品、油库、船舶修造安全生产,收到较好效果。以强化日常执法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重点对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开展了重点执法检查。明确在检查的同时督促并帮助其落实整改,积极做到执法检查一家、服务一家、整改一家、教育一家的效果。以引导为主、执法为辅,花大力气、大力度、大范围地加快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步伐。
鄞州区安监局副局长陈卫东:鄞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队伍、强素质、树形象,着力打造一流的基层安全监管队伍。
创新理念,健全基层公共安全监管网络。鄞州区整合资源,集中基层监管力量,强化对公共安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监管。由安监所承担日常工作。目前,全区共设基层安监所23个。同时,结合经济总量、人口比例、行业特征、环境特点等综合因素将公共安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确保逐年递增、使用规范。
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安监机构履职能力。针对基层安监队伍的实际需求,采取集中培训和日常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习培训,建立健全定期培训、个人自学、以会代训、专题讲座以及约束、督查等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安监队伍业务素质。通过委托执法工作的有效推进,各安监所执法水平大幅提升,有效稳定了安监队伍。加大落实“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整合了镇乡(街道)的监督管理资源,形成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局面,实现了监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推动监管范围从“生产安全”拓展到“公共安全”。
江东区安监局局长吴志明:江东区安监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好“安办”协调平台,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监管新路子,通过强统筹、强合力,调动各部门监管力量,着力解决一批区域安全生产热点、难点问题。
他们积极做好“动”字文章,调动、推动街道和部门主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调动和发挥街道(社区)的监管优势,建立社工安全协管参与机制和社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处置奖励制度,最大限度调动街道和社区安管员的积极性,实现了社区快速处置和安全生产举报处置零延误,保证了违法行为举报处理的前期处置力量和快速响应能力。
积极做好“借”字文章,提升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注意力,有力推进重大安全生产工作。巧借区政协主席议政会将基层公共安监所建设作为议政项目的契机,对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和特点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提出符合江东区特点的基层公共安全监管机制建设方案,并通过主席议政会取得了各方对建设意见的认同。
江北区安监局局长管幸康:江北区安监局以安全生产的精细化、专业化、社会化为目标,立足于服务小微企业,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五五”工程无缝隙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在全区各行业(领域)、村(社区)、企事业单位配备较为均衡、合理,涵盖矿山、机械、化工、电子、交通、物流、消防、物业等相关专业的安全协管监管力量。
在“五五”工程总体框架下,各街道(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不同特色与侧重点的深化创新,建立了“行业片组”。“服务外包”“外口协管”“挂牌监督”模式四种运行模式:
今年以来,全区共提供安全服务2300余次,共计发现隐患1945处,整改1881处;共计受理事故隐患83次,核查处理48次。在全区已初步建立了一支覆盖专业较全、服务领域较广、专业技术有力的基层安全生产协管队伍,初步编织了一张分布较广泛、直通企业、触及盲点、简单易用的事故隐患信息举报网络。
镇海区安监局局长岑国兴:镇海区化工产业发达,化工物流密集,是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和危化品集散中心。镇海区坚持严防严打,以防为主、打防结合,多措并举,坚决遏制非法储存、偷盗危化品行为,维护了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
充分发挥“宁波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监管信息系统”的作用,实时查看进出危化品充装企业每辆车的充装记录、自重、安全状况、驾驶员、押运员等信息,并进行“六查验”。对查获已出厂的违规危化品运输车辆,严格进行责任倒查。
启动规划危化品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建设,该中心以停车场为主要功能,集维修、检测检验、清洗等功能,建成可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也便于管理,从源头上遏制了偷盗危化品行为。
坚持把完善危化品运输途中监管作为遏制非法储存偷盗危化品行为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GPS监控指挥中心的作用,开发了危化品运输管理软件,并通过安装在危化品运输车辆多个位置的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对运输途中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驾驶室、油箱、前方道路、装卸口实行24小时全天候的实时视频监控,有效防范偷盗行为。
通过努力,镇海区构筑了遏制非法储存偷盗危化品的安全防护网,从源头上解决了偷盗危化品行为安全监管缺位的问题,防范偷盗危化品能力大为提高。非法储存、偷盗危化品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由5年前每年查处此类案件6至7起,到最近几年每年2至3起,非法储存偷盗危化品行为得到初步遏制。
北仑区安监局局长郑志雄:北仑区以“三个提升”全面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整治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净化了安全生产秩序,促进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将专项行动纳入“一把手”工程,提升“打非治违”工作力度。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保、城管等多项行政执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既整治安全隐患又淘汰高能耗、治理重污染企业的工作目的。在大矸街道五岭墩区域,街道会同区发改、城管、环保、安监等部门集中联合执法,关停、搬迁相关小微企业26家,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专项行动“四项措施”,提升“打非治违”工作深度。区安监局出台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及重大安全隐患线索提供联合执法机制,各街道乡镇、区相关部门发现并提供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安全隐患线索,由区安监局与属地街道乡镇、区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查处,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打非治违”工作深度。区安监局根据新矸街道、小港街道、柴桥街道、戚家山街道及区文广局等单位提供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线索,联合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企业15家,罚款人民币10余万元。
海曙区安监局局卢洪波:海曙区地处宁波中心城区,高层建筑给现代化都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新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海曙区发生多起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坠落、外墙清洁施工亡人事故,成为海曙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目标。区安委会整合区级有关部门,对高层建筑安全隐患开展了调研和重点整治。通过排查,把辖区内现有的363幢高层建筑按照所在区域、使用性质、产权归属、建筑年代、物业管理和隐患情况进行了科学分类,为日常监管提供了基础数据。
通过情况排摸和调研,海曙区逐步理清了高层建筑安全监管的工作思路,就是以高层建筑消防,玻璃幕墙,建筑外立面广告牌,建筑外墙清洁作业的安全监管为重点,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加强高层建筑日常隐患和重点挂牌整治,加强对物业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建立健全各行业部门的管理规章,形成高层建筑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减少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海曙区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编织了一张各类隐患全覆盖的安全监管网。通过行业监管、属地管理和公众监督,使隐患治理工作职责更清晰,整治更专业,管理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