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宁波电力应急救援基干队伍建设经验

发布日期:2015-09-28 , 点击数:12192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宁波电力应急救援基干队伍建设经验

宁波供电公司   梁流铭 吴英俊 马丽军 陈中楣

 

[编者按]面对不断频繁的自然灾害及社会事件,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给各行各业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组建“宁波电力应急救援基干队伍”的做法,为电力行业、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团体进行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宁波地处沿海,位于浙江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受台风、暴雨、冰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128月海葵台风、20131月连续冰雪冻雨天气,201310月菲特暴雨席卷整个宁波。在发生此类自然灾害时,对宁波电网危害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此类灾害后期的修复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全社会多部门、多环节、多途径通力合作。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突显“人民电力为人民”的社会责任,研究组建了“宁波电力应急救援基干队伍”(以下简称应急救援队),组建两年来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一、“应急救援队”的实战成效

201287日至12日,宁波遭受“海葵”台风袭击,“应急救援队”积极响应,赶赴受灾最严重的象山、宁海地区,奋战在抢险一线,此次抢修工作得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时任副省长毛光烈,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帅军庆高度评价,并且肯定了宁波供电公司在抗台救灾工作中的突出成效和广大干部员工展现的精气神。

201318日至12日持续雨雪冰冻天气,宁波供电公司宣布防御雨雪冰冻灾害响应至橙色(2)。宁波电网共发生17条输电线路故障跳闸,其中500千伏2条,220千伏14条,110千伏1条,“应急救援队”刻不容缓,马不停蹄地奔赴于各个线路铁塔,记录第一手资料,为后期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013107日凌晨登陆的强台风菲特,重创了温州苍南,上千民房倒塌。苍南县电力线路受损严重,发生多地大面积停电。宁波“应急救援队”接受重任,奔赴苍南,展现出了文明奉献的宁电素质。

2013108日至12日,余姚遭受菲特台风的影响,余姚城区超7成被淹,21个乡镇因台风受灾,人口超80万,宁波全市113万人受灾,“应急救援队”每天奋战最前线,展示高超的技能和青春的活力,同时也展示了电力铁军的顽强拼搏精神,为居民恢复用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2014219日,宁波城区下起了鹅毛般大雪,考虑到山区雨雪更加严重,可能会造成线路铁塔覆冰现象,于是“应急救援队”立刻奔赴宁海最高山峰,踏勘天宁线线路覆冰情况,为后续应急预案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经历几次的救援工作,宁波电力“应急救援队”均经受了考验,凭借扎实过硬的专业素质,忘我拼搏的工作热情,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展现了宁波电力铁军的形象。实践证明,宁波供电公司为了加强处理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的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满足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抢险的需要,根据省公司的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管理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专多能”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二、“应急救援队”的组建训练

“应急救援队”的主要任务是:在发生各类灾害时,以最快速度到达灾区,抢救人员生命;协助政府开展救援;提供应急供电保障;及时掌握并反馈受灾地区电网受损情况及社会损失、地理环境、道路交通、天气气候、灾害预报等信息;提出应急抢险救援建议,为应急指挥提供可靠决策依据;开展突发事件先期处置,搭建前方指挥部,确保应急通信畅通,为后续应急队伍的进驻做好前期准备等任务。

为了建设高水平应急救援队伍,宁波供电公司根据宁波地区近十年来电网面临的自然灾害威胁和应急救灾经验总结,同时向其他兄弟单位借鉴先进经验,在队员和教练的挑选、训练场所的选择、装备的配置及训练科目、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

1、队员挑选。“应急救援队”队员应熟练掌握车辆及机械使用、灾害救援、卫生急救、电力应急抢修等技能。所以,应急救援队队员挑选是在整个宁波供电公司范围内进行,要求各个基层单位严格把关,考虑个人意愿,推荐身体素质过硬,技能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同时又能吃苦耐劳的员工,并且基层单位推荐时要考虑到专业的搭配,确保专业覆盖面大。最后,再由宁波供电公司安监部组织人员进行选拔,选拔过程包括专业理论考核、常识测验和身体素质考核,综合各项成绩,以及各专业合理搭配,最终确定队员人选。

2、训练场所选择。宁波电力应急训练基地设在静德变和段塘变,该基地合理利用所内设施,分部整改。基地依托所内厨房、餐厅、供水设施、供电设施、卫生间、会议室、休息间等基本设施,具备了进行应急培训的基本条件。同时根据培训项目设置,充分利用所内设施特点,已初步形成车辆驾驶技能训练场地、高空心理及攀爬训练场地、消防训练场地、照明灯具训练场地、配网作业训练场地、水上训练、户内体能训练等场地,建立了满足培训科目要求的硬件设施。

3、装备配置。针对突发事件中应急工作主要职责以及在事件中应急供电、野外生存、后勤保障、运输需求、通信侦查等关键环节,培训设备选配精良。在个人装备中备有睡袋、护目镜、望眼镜、保暖壶、GPS、登山用具等保障个人安全及开展救援的个人工具;专门针对宁波多河流、多台风水灾的特点,配备了橡皮艇等运输设备,同时配备了能建立多方位的电源及照明系统的设施。装备标准化定置,统一管理,战时应急,平时培训,综合使用。应急培训基地不但配置适用的先进设备,还将现有设备集成化,形成后勤、运输、指挥、通信、电力技能等一体化,能够应付各类事故灾害。平时作为培训作业,突发事件时能够直接运输至指定区域,大大提高响应速度,避免了因设备、物质临时集结凌乱、不齐备、不能用的缺陷。

4、训练科目。应急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基本应急知识技能和特殊知识技能等科目,其中包括应急理论6项,基本技能17项,专业技能8项,电力专业26项等,切实从提升实战和应急能力出发。通过各种训练形成专兼结合、规模适度、精干高效、反应快速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有效提升了实战能力和救援水平。队员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队员必须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MI)、1000米跑、引体向上、1分钟仰卧起坐等科学测试,达到合格标准,促进了队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身体素质日趋强健。在专业技术上,促进了队员向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发展,使整支队伍向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迈进。

5、培训方法。应急救援队定期组织各类培训,聘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教练前来授课,采用理论结合模拟灾害救援现场的教学方式。每次培训结束前,教练员对此次培训科目进行了救援演练考核,使得整个培训效果更加理想。应急救援队每年编制和下达年度、季度训练计划,重点培训队员体能、临时供电设施架设能力、应急供电技能、野外机动能力以及灾害现场人员自救互救能力等。同时结合宁波地域自然环境,每年分别在汛期、雨雪灾害到来之前,应急救援队至少进行二次应急演练。

通过训练提高了队员们的实战能力,同时应急救援队也会不定期举行各种小型比武和竞赛,通过比武达到相互学习、交流经验、锻炼队伍、共同提高的目的。20134月至9月,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相继举办应急救援技能竞赛,以检验各地区应急培训成果,在7月举行的省公司应急救援基干队伍技术比武中,宁波电力应急救援队荣获团体第三。同年9月,由一名宁波应急救援队员为主力的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代表队,在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2013年应急救援基干分队专项技能竞赛”中获得竞赛团体第二名的佳绩

三、“应急救援队”的实践思考

宁波电力应急救援队在两年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建立起了一套初步成熟的训练体系。今后宁波电力应急救援队将以国家电网公司“平战结合、一专多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快速反应、战斗力强”的队伍建设为目标,以“现代化、军事化”为管理手段,继续推进电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宁波电力应急救援队在实战中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后勤物资准备不足、指挥命令不畅、路途颠簸导致设备损坏、车辆行进掉队等问题。应急救援的薄弱点主要在于应急演练不够,很多预案编制后,根本没有通过应急演练进行检验和完善。今后要加强不同类型的演练,及时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员要对应急预案全面、及时了解,切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因此,只有在应急演练中,更加注重对实际灾害环境的模拟,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不断的改进和锤炼,才能在实战中克服困难,战胜灾害,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