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省电力宁波供电公司
变电检修室 章巍 胡华杰 徐晾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面对各类安全事故,如此严密的安全措施,为什么不能根除事故的发生,我们究竟疏忽了什么?现实生产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人这个最关键的因素,没有把好情绪这道关,多年的事故统计表明,人为因素往往占据主导。我们只有及时了解员工情绪,管理并控制员工的心理变化,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掌握职工情绪变化,创造良好的职工工作环境,培养健康阳光的心态,做好员工的情绪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进步。
一、关于安全生产和情绪管理
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保障好生产安全,珍爱生命,我们才能享受到亲情的温暖,爱情的甜蜜,友情的温馨,否则一切都毫无意义。而对我们电力企业来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我们必须坚持,安全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安全工作呢?做好防范措施是必须的,做好事后的责任认定也是必要的,所有规章制度都是科学的。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人这一最难把握,不确定性最大的因素,从科学管理的观点来看,做好情绪管理,正常调节员工的心理,是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
什么是情绪呢?从心理学角度讲,情绪是人在从事某种生产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一个人在对客观事物抱有某种态度时所伴有的内心体验。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适度控制、有效管理。
我们要做的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情绪,然后调整情绪,理解情绪。积极的情绪能激发人们工作的热情和潜力——各种情绪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只有了解情绪,管理并控制情绪,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不仅实现工作并快乐着,才能做到杜绝安全隐患的最终目的。
二、做好员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多年对电力企业事故原因统计表明,人为因素为主的事故约占75%。物因为主的事故约占20%,偶然等因素事故不到5%。由此可见,人因在事故致因中占的比重最大。
我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不妨分析一下造成事故的心理因素。因为,除了习惯性违章和粗心大意外,工作时精神不佳、精力不集中而造成事故的案例也为数不少,事故的发生其实与当事人的情绪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据有关部门对电力事故原因的调查,发现不少责任人或者肇事者或多或少地受到情绪影响,有的是家庭不和,有的新丧亲友,有的是家有急事,这些情绪无疑都分散了员工的精力和注意力,对于电力高危行业而言,职工工作时精神不佳、精力不集中,是十分危险的,更容易犯错,并且失去消除事故隐患的最佳时机,进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安全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员工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安全隐患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为了防治员工的不健康心理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做好员工的情绪管理,把做好员工的心理健康工作引入到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之中,针对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加强健康教育、疏导与调适,对员工安全心理进行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帮助,控制消极心理,引导积极心理,促进电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三、做好员工情绪管理的要因分析
理顺安全与职工思想情绪的关系:大量事故原因的分析表明,职工的身体劳累、情绪低落、思想不稳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因素。思想情绪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安全也就没有保证,一个人因为生活、家庭、薪酬、住房等原因总是解决不了,他的思想是不稳定的,这样的思想情绪最易在生产过程中出事故。因为情绪就是人从事某种活动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情绪是伴随人的认识和意识行动而出现的。低落的情绪是引发事故发生的根源,而好的情绪、愉快的心理状态又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因此,要认真扎实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让职工以良好的情绪、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增强自身安全适应性,不断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影响员工安全意识的因素:从安全管理角度上讲,有科学的岗位规范、制度、有清晰的职责权限,有针对性的培训,确定了岗位的资格和要求,决定了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基础知识、技能、态度和工作方式方法,是个体安全行为的基础。个体所属团队的价值观也同样影响着个体对安全的认知,如果个体价值观与距离个体最近的外部环境的价值观相近,那么很容易得到它的认同,否则可能会遭排斥,失去归属感,绝大多数个体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以求认同。
考评及奖励制度构成了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是安全管理决策指挥保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希望以此来引导、督促员工的行为,最终实现团队的目标,它也是对个体的刺激频次最多的因素,这种刺激不断地输入个体的知觉,什么行为将得到奖励,什么行为将得到处罚,什么行为是安全的,什么行为是不安全的,促使个体纠正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性违章和不良工作习惯。当然团队负责人对企业安全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体现在他个人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中,作用于考评、沟通和制度执行上,间接影响着员工的个体安全行为。
对于这些负面情绪因素可能带来的危险,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防范:(1)加强上下沟通和同事间的交流,密切关注职工情绪的变化。管理者应了解职工的喜怒哀乐,对因家庭、社会等原因产生忧伤、兴奋情绪的职工,要尽量避免给他们安排危险作业。(2)加强监护。管理者在发现当事人情绪不够正常时,就必须安排人员对其进行监护,防止单人操作时出现失误。(3)加强事故预案的培训和演练。通过反复演练和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避免当事人因情绪失控在事发时不知所措,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员工情绪管理的应用和实施
做好员工的情绪管理将改变以往安全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将安全管理中严格的制度约束、绩效考核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有机结合,消除员工对安全制度、规定的抵触情绪,促进员工安全地生产、快乐地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做好员工的情绪管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员工安全职业适性标准。针对不同岗位,只有标准建立了,才能够对不同岗位的安全职业适性进行评价和诊断,才能正确把握员工的安全心理状况。
第二步,对安全职业适应性测量与诊断。对安全关键岗位员工进行职业适性的调查、测量和诊断,了解员工整体安全心理状况,重点把握员工的年龄、经验、心理、性格特点等与安全生产的关系,为安全心理咨询和培训的内容及形式的针对性提供依据。
第三步,对安全心理培训与掌控。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及时对员工心理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掌握员工心理需求和情绪波动。
第四步,进行安全职业能力训练。针对员工安全心理和行为存在的不足,通过系统的训练提升其安全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水平。
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员工的情绪可控。企业文化的切入点是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国网公司把”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灵魂。“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相互关爱、共保平安”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以人为本”作为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应该从以下六点来引导员工:
(1)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把企业的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进行融合,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情感管理、民主管理,在企业内部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良好环境。利用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等精神力量,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求得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发展。
(2)要牢牢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安全思想教育要积极探索创新,把握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把企业安全文化作为强化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多种形式,极富人性化的安全文化活动,变强制灌输为潜移默化,化枯燥无味为趣味横生,促进大家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自觉把独具本企业特点的安全理念延伸到各个具体工作环节中。并通过及时宣传安全生产中涌现的先进人员、安全管理的好经验、典型事故教训等,对广大职工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安全思想教育,促使职工把遵守安全规程和执行安全制度变为自觉行为。
(3)要丰富安全培训的切入点。企业的员工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对正确树立员工安全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健全员工安全培训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安全培训责任,并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通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和严格考试与考核达到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目的。针对标准化作业、新技术的应用、大型作业中安全措施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定一些专项培训计划。
(4)要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让员工理解安全工作不是务虚的工作,它体现在:一方面是企业事故发生率降低,损失减少,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看,事故预防的投入产出比要高于惩戒的投入产出比;另一方面是安全方面的投入具有明显的增值作用,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把安全效益分析纳入经济活动的分析范畴.让员工正确理解了安全的效益作用,自然会接受和乐意实施有效的安全措施。
(5)要树立好正确的法制道德观念。安全法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 员工对安全有知法、守法以及法律监督的义务。企业和员工应切实遵守和执行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事故责任者必须要承担安全事故的法律后果。同时,良好的安全道德观念是安全意识的最高境界,也是安全文化培养的最高目标,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就是良好安全道德观的体现。
(6)要完善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企业通过激励机制的作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行为,对企业作出重要安全贡献的员工提供晋升,给与精神和物资的鼓励。通过激励机制,宏扬企业的安全正气,把安全与薪金挂钩,与绩效挂钩,与晋级挂钩,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五、小结
情绪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新形式,是企业的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企业,就如一个家,本身就凝聚着全体成员的情感,员工情绪对企业保持安全生产的影响非常之大,那么作为企业这个主体要从情感识别开始,准确把握员工情绪波动,积极探寻根源,及时掌控调整员工的思想认识,通过建立正确的安全管理观念,及时掌控员工的情绪。并使员工自发产生安全互动情感,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
总之,企业员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员工安全意识和价值观与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的契合,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做好员工的情绪管理,打造一流的企业安全文化,形成一套企业员工的共同愿景,形成员工安全行为和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做好情绪管理,形成企业的安全文化,进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推动企业的长足进步,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要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坚持,通过不断尝试和勇敢实践,才能真正的做到为员工谋福利,替企业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