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十三五愿景:针对公共区域油气管道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5-11-24 , 点击数:1281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水、油、气、煤以及通信、供电、交通、运输和排水等管道运输是现代工业和城镇生活的大动脉,因而被称为城市生命线工程。然而,“我国油气管道每10公里有2.5处隐患,但整改率只有12.6%”的数据却不得不能让人为这样的大动脉担忧。

  我国的公共区域油气管道的安全现状

  在我国,共有陆上油气管道996条,总里程近12万公里,中央企业、地方政府所属里程分别10.4万公里、1.6万公里,被占压11972处,安全距离不足9171处,交叉穿越8293处。

  在城市,油气管道更与供水、排污、供电、供气、热力等管道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线。就对200多个城市进行的地下管线普查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到2013年,全国直接因地下管线事故而产生死伤的事故共27起,死亡人数达117人,管道事故比工业发达国家高出数倍。油气管道的“最后一公里”成了管道事故的多发地。

  公共区域油气管道隐患整改难原因分析

  公共区域油气管道隐患多,整改难度大主要表现在:1、管线上方建筑物占压、管线与道路交叉占压等油气管线的“违章占压”;2、管线与周边居民区安全防护距离不足;油气管线与其他管道间安全距离不足等的“穿越人员密集场所”等。这些情况又常与城市区域扩展、部门职能转换、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等纠缠在一起,致使油气管道隐患整改工作涉及单位多、投入大、难度高。这也是油气管道隐患整改率低的根本原因。

  现有油气管道隐患治理的一些建议

  中央“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安全生产方面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对于现有油气管道隐患治理,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要进一步落实管道单位对管道安全主体责任。其中包括: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管道巡护、定期检测、维护等制度的实施;制定本单位管道事故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物资,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明显标识管道,并在显眼位置设立安全指引;建立和实施工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许可制度。

  2、各部门要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可以由安委办牵头,发改、规划、国土、建设、交通、安监、公安、环保、水利等部门加强信息交流,形成工作合力,逐步化解已存在的油气管道安全问题。建立、完善预警应急机制,做到万一发生油气安全事故,能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使人员和财产损失降到最小。

  3、要大力宣传油气管道安全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油气管道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油气管道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安全保护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特别是在油气管道穿越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对周边人民群众、铺户防油气管道事故的常识和逃生自救能力的宣传和教育。
 

  作者单位:潮州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