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电力宁波供电公司 龚向阳 蔡振华
任雷 郑瑜 郑琦
1引言
海恩法则事故金字塔模型, 是著名的事故预防理论之一。从该法则中可以看出, 在事故产生的初期, 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形成了"事故金字塔"底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如对其管控失效, 就会逐步升级到无伤害的虚惊事件, 继而产生轻伤害事故, 直至重伤害和死亡事故。宁波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地带,台风、冰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对电网的破坏力极强,如不采用相应的天气预报与事故预警机制,则可能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因此,电力部门要有效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就应当将安全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安全管理之中, 充分运用预防原理,从事故征兆、诱因和发展趋势入手, 整合企业软硬件资源, 互联共享各类事故信息; 强化预警分析, 评价判断事故征兆的发展趋势和预警等级, 制定出预防、预控对策, 逐步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事故预警机制, 消除或削弱“事故金字塔”的基础, 有效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2 事故预警机制的概念及运行原理
2.1 事故预警机制的概念
事故预警机制, 以其在防范事故方面具有的前瞻性和预防性, 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技术途径。事故预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 并能及时提供警示, 使企业或其安全管理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 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事故于未然,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而将天气预报与事故预警相结合,将最大限度的降低恶劣天气对电网造成的影响。
2.2 天气预警与事故预应急机制结构框图
事故预警机制由天气预警系统、预警对策系统、灾后风险评估系统组成。天气预警系统通过天气监测系统掌握天气变化后,进一步通过监控信息的异常信号来评价当前天气对电网的影响,进而判断是否进行报警及报警等级。电网预警对策系统则在接到报警以后,针对不同级别的报警实施相应的事故预案措施,及时纠错、防错,并启动电网事故危机管理,尽快控制或者消除危急状态,防止各类可能事故的发展蔓延。当事故发生时,迅速启动电网事故决策应对,对事故进行迅速处理。在事故过后,通过电网灾后评估系统,对本次事故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对系统数据库进行重新整理升级,完善预警机制。事故预警机制结构图如图1
图1 事故预警机制结构图
3 电网企业建立事故预警机制的现状及途径
3.1 电网企业预警机制现状
目前, 大部分电网企业没有建立起高效可行的事故预警机制, 对电网日常运行过程中遇到恶劣天气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发展趋势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对可能出现的事故没有思想、技术、制度上的准备 , 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部分已建立事故预警机制的冶金企业仍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有些电网企业受传统安全生产的影响, 习惯于事后补漏洞,查一项,堵一处,不具备一叶知秋洞察力, 导致预警机制并未发挥其真正的预警作用;二是部分电网企业设备条件落后, 并且缺乏专项的资金和物资保障, 致使事故预警机制成了纸上谈兵。三是在实施预警机制的电网企业中,还有少数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的, 使机制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其难以及时发现、分析和判断危机信息的功能,难以有效预防和预控事故的发生。四是个别电网企业在事故发生后, 缺乏电网事故决策应对经验, 难以及时正确响应和处理事故,致使事故扩散或蔓延。
3.2 电网企业建立事故预警机制的途径
建立电网事故预警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电网企业的电气设备、监控技术、通讯技术、调度技术、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 这不仅需要电网企业本身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同时会给电网企业现行的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带来冲击和挑战,这决定了预警机制构建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综上所述,电网企业应当从安全生产的高度出发, 克服传统观念和畏难心理, 结合自身电网实际,注重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构建电网企业事故预警机制。
3.2.1在企业中植入预警要素,构建安全管理职能机构
在电网企业植入预警要素的过程中,可在企业内部成立预警小组,专门负责对各类事故的早期征兆的预防和控制, 并将事故预警分析及控制技术植入企业管理制度当中,明确各职能分工和运行方式,完善针对各类事故危机管理的对策,建立起有预警职能的组织体系,并将其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中。
3.2.2完善调度监控系统,实现对事故预警信息的精确监控
实施预警机制, 需要对各类预警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这就需要高度发达的整站自动化系统、通讯系统和调度监控系统的软硬件支持。因此,电网企业一方面要完善厂站现场的各类监控设备和设施(如压力指示仪,油温探测等),另一方面要确保数据传输通道的畅通(如远动设备等),并且还得建立事故症状信息库,记录保存历史上发生事故时设备、环境、温度等方面的异常信号,实现企业对各类事故的针对性掌控。
3.2.3加强事故预警分析的准度,判定事故的征兆及发展趋势
事故预警分析是建立事故预警机制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电网企业应利用监控系统, 对各类信号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并对这些的异常信息进行危机预警分析, 确定出危险程度高、危害程度大的事故征兆及其发展趋势, 并对其成因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做出较为准确判断和定量描述。同时, 评价判断电网系统所处的警戒状态, 确定预警响应的级别。
3.2.4制定事故预控应对策略,提高电网企业对事故征兆的防错能力
电网企业要根据预警系统对主要事故征兆所预测出的严重程度和危机结果, 即报警等级, 及时制定对策和控制措施, 有针对性地开展纠正、纠错措施, 必要时应立即转入事故危机管理, 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征兆的危急状态, 增强企业自身开展事故征兆管理、趋势管理和危机处理的能力。如在预控对策上, 电网企业应该建立各类事故应急预案、预案演练、反事故演习、安全管理方案等防范措施均可纳入预警控制对策的范畴, 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4 天气预报与事故预警机制在地区电网中的应用
通过电网在面对恶劣天气时的事故预警机制的应用,来说明机制对企业安全的重要性。
4.1 设立事故预警领导小组
在供电公司内部设立事故预警领导小组,由企业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负责整体协调,布置分工,上下联动,分级管理。并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设立事故预警执行小组,由调控中心主任挂帅,具体指挥各部门进行分工合作,有效扼制事故苗头的蔓延和扩散。
4.2 严密监控电网,并对事故征兆异常信号进行全面准确分析
在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设置监控岗位,该岗位人员主要负责对电网信息进行监控和分析。当出现异常信号时,监控人员将及时对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其危险程度及预警等级。并及时联系协调各相关部门,随时准备应对。
4.3编制变电站全停事故预案及所用电倒送方案口令卡
编制变电站全停的事故预案,其基本原则是保人身、保电网、保主设备、保障重要用户供电。而220kV变电站全停时的处理原则是1)若220kV短时无法送电,采用110kV倒电源方式。2)首先考虑变电所所用电、发电厂用电。3)重点保障对机场、铁路、车站、码头等重要用户的供电。4)因部分线路、主变受输送功率限制,在转供负荷时应注意合理分配负荷,优先保证重要负荷供电,再根据系统限额允许送部分负荷。同时,要求各县供电公司、各运检站要根据系统和负荷情况,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并制定相应的事故预想。要求各变电所应加强设备巡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特别应注意监视系统电压、无功情况,做好事故预想工作。要求线路工区应加强线路巡视,检查落实防范线路闪络、舞动、倒塔等故障。要求各地方电厂按调度计划发电,并做好设备维护、运行工作,保证机组能正常运行。
5 结语
电网企业通过建立天气预报与事故预警机制, 能够提前预警恶劣天气可能对电网造成的破坏,实现对各类事故征兆的监控、识别、分析, 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和措施, 将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对于电网企业提升应对各类事故的预防、预控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