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施意见的解读
11月12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制定出台。这是我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40号文件),切实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为了让广大市民朋友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我市安全生产基本状况和《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记者专题采访了市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安监局副局长刘平同志。
记者:刘副局长,您好!请您简单地为市民朋友们介绍一下《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
刘平:《实施意见》的制定出台,首先是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的需要。40号文件是国务院在认真总结近年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论高度,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部署,该文件不仅在制度上、措施上有许多亮点,更重要的是在安全生产的理论上有不少创新和发展。
其次,出台《实施意见》也是当前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加强公共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权益的现实需要。宁波是我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事故总量依然较大,安全风险控制任务非常繁重。市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宁波要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成为发展质量好、民生服务好、城乡环境好、社会和谐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安全生产作为“底线民生”,我们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结合宁波实际,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科学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规律,积极回应社会公众保障安全健康权益的新期待,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才能为实现“两个基本”和“四好示范区”总体目标提供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记者:《实施意见》的核心是安全发展理念,请介绍一下您对此的理解。
刘平:是的,从“安全生产”到“安全发展”,从“安全发展理念”进而明确为“安全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的执政理念。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辉忠同志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平安宁波”工作会议上提出,“平安稳定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也是最重要的底线民生”,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安全发展的实质内涵。安全发展,就是要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记者:请您再介绍一下当前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情况?
刘平:我先给大家列举一组数据:2011年与2004年相比,在全市GDP增加1.78倍的情况下,宁波全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连续7年持续下降,分别下降60.7%、33.0%和50.6%。今年1-10月份,各项事故指标还是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单从死亡人数看,2011年比2004年减少死亡401人,简单按照一家三口、上下三代的家庭结构计,7年来,至少有1203户家庭、2406名家庭成员避免了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惨剧。
结果来源于过程,来源于日常的管理。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推进“平安宁波”建设,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并探索出了一条“政府监管规范化、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信息化、园区管理一体化、安全生产社会化”的“五化”之路,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基础工作明显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信息化、隐患排查体系化、园区管理一体化以及道路交通、消防、海洋渔业等多领域多方面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我市连续六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市”。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刘平:《实施意见》共分为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三个部分。文件强调指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文件明确了8个方面、29项重要任务,有不少都体现了“宁波特色”,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责任落实、强化基础、深化专项整治、保障能力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及监督。
记者:那么请问具体反映宁波特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刘平:宁波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在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方面,《实施意见》强调,要加强高层建筑、轨道交通、地下油气管网、水上休闲、桥梁隧道等领域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要着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要加强安全生产日常执法、重点执法和跟踪执法,强化部门间联合执法,提高执法实效;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和调查处理结果。
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方面,《实施意见》明确,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将安全生产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政府目标管理、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相挂构,并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平安建设等各项体系之中。
在安全生产基础强化方面,《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将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前置条件;强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出要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危行业企业等行业(领域)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方面,《实施意见》强调,严禁客运、危险品运输车辆挂靠运营,依法落实长途客车、危险货物车辆驾驶人强制休息制度;加强化工园区(集聚区)的规范化管理,开展区域性安全风险评价;持续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消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盲区;明确渔港内休闲、娱乐等船舶以及设施的安全监管职责;加强国土、安监、公安等相关矿山管理部门的协同配合;切实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在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方面,《实施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科研机构建设;加快“智慧安监”建设;首次提出建设“专业化”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
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实施意见》指出,要整合社会各类应急资源,建立平战结合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要构建园区一体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实施意见》强调,要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强市”战略;要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安全文化主题公园、主题街道和安全社区;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职业教育和安全培训机构,并适当面向公众开放;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内容。
记者:在您看来,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的各项任务要求?
刘平:要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是要加强学习,切实掌握文件的精神实质,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二是要根据《实施意见》提出的任务要求,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记者:2012年的台历就快翻过去了,对于新一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您有什么愿景和期待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刘平:宁波这座城市与安全生产是有着特殊缘分的,宁波寓意“风宁波静”,象征着老百姓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近期,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果说我有什么愿景要与大家分享的话,那就是“风宁波静”四个字了,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能让宁波这座城市和每一位新老市民少一点灾难、多一点平安,少一点伤害、多一点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