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镇海区危化品道路运输量快速增长。据统计,每天有3万余吨危化产品通过道路运输方式从镇海区运往全国各地。如何建立危化品运输安全防控体系,将安全隐患控制在最低?11月2日,记者走访了镇海公路运输管理所,副所长吴云君介绍说:概括地说就是“组建一支危化品运输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危化品运输车辆GPS监控指挥中心和危化品运输车辆服务中心;建立危化品运输三个登记点;创新分级分类管理、呼吸阀改造、险外险统报和外省市危运车辆备案等四项管理;推进危化品运输专用通道建设、危运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危运企业三级预警机制建设、危运从业人员监管和危化品运输大物流建设等五方面工作”。
定线运输 保障居民公共安全
“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中单靠公路运输管理所是不行的,其管理涉及安监、公安交警、运管、路政等多个部门。镇海区于2011年4月20日由运管、路政、交警三家单位抽调人员成立了道路运输安全稽查大队,实行综合执法”,镇海公管所副所长吴云君说。
危化品运输对城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影响较大,为确保区域环境和公共安全,镇海区出台了危化品定线运输规定,将进出镇海区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疏导到指定道路上行驶”。该指定通道以化工区主干道海天路为主线,向东连接威海路、雄镇路及招宝山大桥;向南连接庄合线、宁波绕城高速、北环东路、东外环路和明州大桥;向西连接化工区通海路及329国道。在这一区域范围内,他们分别在LG公司附近、庄俞路北延段和化工区海天路设立三个检查站,对途经的危化品车辆和从业人员进行资质、安全、超载超限、消防和治安等方面的定点登记检查。
记者在镇海公管所王祖磊的陪同下,走访了化工区道海天路上设立的检查点。看到检查人员对所有进出检查点的危化品运输车辆检查“三证”(危化品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驾驶员、押运员从业资格证)、“一牌”(危险化学品运输标志牌)、“一灯”(危险化学品运输标志灯)、“一卡”(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卡)的配备落实情况,并进行登记,对一些违规运输车辆进行现场处理。
GPS监控 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
GPS监控指挥中心是真正意义上的“千里眼”、“顺风耳”。为能及时了解辖区内危化品运输车辆的营运动态,镇海区投入462万元,由镇海公管所牵头实施第二代GPS监控系统的改造,实现了全区危运车辆实时动态监管。
11月5日记者在镇骆西路的镇海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指挥中心看到:辖区内所有危化品运输车辆监控终端均接入了监控指挥中心平台,并进行24小时监控。镇海公管所王祖磊介绍:2011年5月开始我区对718辆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终端根据承运不同介质进行第二代GPS的升级改造。具体分三个层次:一是把314辆高危等级运输车辆GPS改造成具有实时视频监控和语音播报功能的车载3G视频系统,在车辆行进方向、驾驶室、进料口、出料口位置安装4个视频探头,对运输过程实时监控,尤其是在事故发生后可以通过卫星定位实时观察事故周边环境和指导应急处置;二是把192辆中危等级运输车辆GPS升级为具有拍照和语音播报功能的系统,即安装1个视频探头监管驾驶员、押运员运输行为,可以在事故发生后调出从业人员驾驶操作情况,为事故处理提供决策依据;三是把214辆低危等级运输车辆GPS改造成具有轨迹回放、速度监控功能的系统,主要是进行联网联控改造,实现全区车辆的统一管理。
记者看到负责监控的工作人员每人有一本台账,记录了车牌号、监控时间、监控时长和监控情况异常等。据了解,监控指挥中心对高危车辆、中危车辆和低危车辆分别进行3天、5天和7天的轮回监控。不仅如此,监控指挥中心还能通过卫星地图对车辆行经道路和周边环境作出风险评估,如遇复杂路段,可通过语音播报,及时向司机作出提醒;如若发生事故,能及时进行现场分析,做出合理的救援方案,有效提高了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该套监控系统和管理体系在全国处领先地位,因此赢得“全国危化品运输看宁波,宁波危化品运输看镇海”的赞誉。
严格执法 保证危运人员行为规范
据吴云君副所长介绍:GPS监控中心网络平台信息化建设,完善了道路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计分考核数据库,为开展全区道路危险品运输企业违法违章率排名管理和建立从业人员计分管理考核制度奠定了基础。
镇海区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计分考核称为蓝、黄、橙和红“四色”预警考核制度,计分考核周期为一年。一年以内累计积分,作为年终诚信考核、安全评优的考核依据。
当危险品从业人员计分范围在蓝色预警内,监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将对其进行正常语音播报、超速提醒等提示;当计分范围在黄色预警内,监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将对其进行电话提示;当计分范围在橙色预警内,监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需额外下发《GPS监控中心违章违法情况移交处置单》,并责令企业进行教育,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整改;当第一次计分累计被记满20分,公管所将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约谈,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暂停从业人员的从业行为,并委托具有从业资格教育机构进行离岗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从业;对一年内二次被考核记满20分的,将责令停止驾驶镇海区危运车辆从业资格,并进入镇海区危运协会的危运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
对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的道路运输违法行为,处罚与计分同时执行。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在考核周期内累计计分达到20分以上的,应在安全约谈、整改通知书下发之日起立即停止危险品运输从业行为,到市级从业资格培训机构,接受道路运输法规、职业道德和安全知识的继续教育。对于受到红色预警后未参加继续教育仍旧从事危险品运输工作以及在考核年度内两次达到红色预警的,将被列入区危运协会黑名单,停止在镇海区继续从事危运从业行为。
镇海公管所对全区的危运企业和从业人员实行“红、橙、蓝、绿”计分考核制,实行企业违章率和从业人员计分考核、实时发布违章信息,确保了危化品运输人员的行为规范,增强了从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减小了由于不规范行为引发事故的概率。
真情服务 提升危化品运输管理水平
镇海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指挥中心的建立,在数据分析与检索、违章预警、车辆调度、应急指挥等运输安全以及行业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打破了原来常规的监管方式,实现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由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管理”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了危险品运输过程安全监管缺位的问题,从源头上主动监管、强化管理,在保障我区区域安全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规范GPS监控指挥中心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区危险品运输 GPS监控指挥中心实行了24小时四班三运转的不间断监控,对违章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并做好相关监控台帐。对高危等级车辆实行3天一轮回排查,监控台帐一周一报制;中危等级车辆5天一轮回,半月一报制;低危等级车辆7天一轮回,一月一报制。自GPS监控指挥中心成立以来,责令当场纠正违章违规驾驶的不安全行为1685次,查处违章违法行为308起,其中超速247起,其他违章61起,包括行车时抽烟23起,行车时打电话24起,行车时吃东西14起。同时,对于一个排查周期内违章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车辆,监控指挥中心将违章违法情况移交处置单发至所属企业,强化了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遇到雨雪大雾天气,GPS监控指挥中心将利用车载语音播报系统对平台车辆发送语音提醒。在去年9号台风“梅花”、春节运输以及今年6月18日暴雨橙色预警期间,监控指挥中心都及时的给予驾驶员语音提示,提高了运输过程中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重视程度,减小了恶劣天气情况下事故发生的概率。一年来,共发布恶劣天气预警告知信息52条,有效地提醒危运车辆应对暴雨、台风、高温、冰雪雨冻天气的行车安全。
事故发生后,通过监控中心GPS定位,在地图上显示事故发生地点及周边地区交通状况,为区事故救援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提供直观有效的决策依据。同时根据应急方案,GPS监控指挥中心可以对车辆进行定位调度管理,在监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车辆地理位置信息,并可以根据车辆所在地道路状况进行合理调度。GPS的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可对历史数据进行追溯和分析,如历史视频录像检索回放、GPS定位轨迹回放、报警数据检索分析等。利用该功能调取事故车辆视频以及轨迹进行分析,可以对事故发生原因和责任进行定性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