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宁波市安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开展“三思三创”活动,坚持业务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两手抓,切实履行各项法律和工作职责,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着力破解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全面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目标,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新年伊始,本刊记者采访了市安全生产监督局长江国梁。
记者:江局长,您好!在去年全国安全生产会议上,您代表我市作了安全生产典型经验介绍,我市有不少工作是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您能否介绍一下去年安监局工作的主要亮点?
江局长:2012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配合支持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主题,以“三思三创”为动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主要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5.3%、5.2%、8.3%、8.2%,四项事故指标已连续第八年实现同比下降,未发生社会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圆满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走在全国前列;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经验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三是“打非治违”等专项整治不断深化,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建设等历史遗留问题有新的突破。
四是“智慧安监”建设快速推进,被国家安监总局确定为全国六个安全生产信息化重点试点城市之一。
五是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油气管网、地铁建设事故防范创新体系试点,安全生产领域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一批新成果。
六是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获宁波市第七轮市级“文明机关”称号,全市安监系统1个单位、7人获得全国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七是全面完成民生实事工程项目和“三思三创”破解难题任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记者:“打非治违”是安监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江局长:去年,我局以“打非治违”为重点,不断深化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以来,全市共检查企业和单位7.3万家,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823家、暂扣或吊销证照442家、关闭取缔447家,纠正违规违章20万多条,不包括道路交通违规违章,经济处罚5700多万元。
集中排查治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照非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发现无照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共计21121家,消除了一大批多年遗留的安全管理死角和盲区。
全市先后组织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可燃爆粉尘、石油库安全、加油站防火距离等多项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安盾行动”专项执法活动,善高化学有限公司等2家位居城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实现停产搬迁,历时三年的重大事故隐患绕城东段天燃气主干管道完成改线移位。
按照王辉忠书记的批示要求,集中开展打击危化品道路运输领域危险化学品非法买卖行为,查处倒卖案件14起,消除了一批非法储存窝。
我们制定出台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事故调查程序规定,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加强事故调查处理和督办,及时做好各类安全生产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去年,对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674次,处罚罚款1730万元,分别增长61%、40%。
记者:刚才您讲到我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走在全国前列,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江局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载体,一年来,我们加强指导服务,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了这项工作全面有序的开展。
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分为三个等级。到去年底,全市安全生产达标企业已有3831家。有一级、二级、三级达标企业数分别占全省的43%、51%、71%;其中有180家危化企业、76家矿山企业、17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达标,基本实现了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全覆盖。
我们还不断拓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域,在星级饭店、旅游景区、大型商场、建设施工企业,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基础和能力普遍提升。
记者:我市“智慧安监”建设被国家安监总局确定为全国六个安全生产信息化重点试点城市之一;目前是否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江局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总投入为996万元的“宁波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服务平台”项目已获得市智慧办、市发改委批准,并投入建设,为“十二五”建成“智慧安监”奠定了重要基础。
目前基本完成了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一期项目建设,视频会议、协同办公、行政执法、信用管理、打非治违等一批新的业务系统投入应用,市县两级安监部门业务协同取得突破,完成了5400家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采集和电子档案建设。市安监局网站继续保持了优秀网站称号,各县市区安监网站建设全面提升。
我们还出台了一批安全生产信息化基础标准,乡镇安监站所开展信息化应用也取得了积极成果,全市安监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能力普遍提升,我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和全省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显现。
记者:我认为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要以制度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我市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
江局长:你讲得对,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去年,我市出台了《宁波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完善企业自查自报、政府监管指导、社会监督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坚持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逐步实现常态化。
针对宁波实际,我们积极探索油气管网事故防范体系创新,出台了《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长输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办法》、《城镇燃气管道安全管理办法》、《港区内油气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公共区域油气管道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意见》5个长效管理文件,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油气管道、轨道交通工程2项事故防范体系建设试点任务。
我们着眼于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会同十七个市级相关部门出台了宁波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激励约束政策,公布了2批共计231家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等级,以五项制度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诚信机制体系初步形成。
记者:在突发事件状态下,如何控制事态,往往取决于应急管理能力,请问江局长,我们在安全生产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江局长:宁波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心在年内组建完毕,目前全市有822家重点企业完成了应急预案备案。
为了进一步提升危化企业员工应急处置和自我防护技能,去年我们举办了第三届“宁波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员工应急处置技能大赛”,通过实战演练、使企业员工的应急意识和技能得到提升。
针对宁波的地域特点,我们及时做好台风和汛期的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工作,建设了石化区等重点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平台、区域风险评价机制正式启动,首次出台了《宁波市危险化学品企业防台工作指导意见》,在去年台风正面登陆我市的情况下,未发生因台风引发的生产安全亡人事故。
2012年我们及时有效地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实践证明,我市在应急机构建设、企业应急预案、防台应急措施、安全生产应急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增强。
记者:我知道您十分重视安监队伍建设,反复要求下属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我想知道您的努力是否取得了成效?
江局长: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去年,我们结合市委、市政府“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文明机关创建为载体,加强监管队伍的思想、能力和作风建设,市安监局被评为全市第七轮文明机关。
我们成立了机关党委,设立了纪检组长、专职副书记和纪检监察室,机关党建进一步强化。我们重视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职”制度。去年组织机关干部专题业务学习6批次,警示教育3批次,举行集体政治学习5批次,举办安监干部培训班2批次。充实调整行风监督员队伍,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内部工作程序,加强了工作计划和执行情况的通报考核。重视调查研究,去年《宁波市工程车辆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一文获市政府优秀调研论文三等奖。
乡镇、街道安监机构持续推进。全市十一个县市区编制部门均发文设立乡镇街道安监机构,全市设有安监机构共计148个,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96%,基层站所总在编人数459名。市局出台了加强基层安监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启动乡镇安监站所规范化建设。
记者:安监局承担着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加强统筹协调,履行综合监管职能是安监部门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江局长:我们主要在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决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协调、安全生产形势分析预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做好市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推动政府、部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去年我们起草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实施意见》;组织协调了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有效消除了一大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健全完善了危化道路运输、油气管网隐患治理日常协调议事机制;探索完善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还会同交通、发改等部门做好客运车辆、重点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会同相关单位成立非煤矿山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月通报安全生产形势,加强预警和对策分析等工作。
我们发挥安全生产的“倒逼”作用,通过隐患治理、打非治违、关闭搬迁、发展安全产业等工作,为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为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记者:在过去的一年里,安监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您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江局长: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做好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局上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不动摇,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做好安全监管工作。我们深深感到,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更好地体现安全监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始终关注并突出抓好风险高、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点领域,持续推进标准化、隐患排查、诚信机制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懈怠,不折腾,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今年以来,我局注重将隐患排查治理、诚信机制、信息化建设、专项整治、执法检查、打非治违、服务企业、安全宣传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抓重点、破难题,建机制、求长效,资源整合、统筹兼顾,提高了工作的系统性、有效性。
四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我们坚持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我们深深感到,只有把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一起抓,才能形成想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证。
记者:您经常说,我市安全生产的基础依然薄弱,事故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安全生产监管科学化水平有待提升,您认为目前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江局长: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我市事故总量依然高位运行,事故死亡人数位居全省前列,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和建设领域事故比重较大,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领域事故死亡人数的87%、43%,此外,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事故多发;二是安监队伍作风、能力与形势发展、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还不相适应,乡镇街道基层站所“五到位”和规范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存在盲区,考评体系有待完善;四是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安全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记者:新年伊始,我想您和您带领的团队,对今年的工作一定有了新的思路和目标,您能否谈一谈?
江局长:2013年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规范、有效地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持续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的管理和创新,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具体的工作目标是确保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有效控制较大以上事故和社会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事件,减少一般事故;全面完成省市部署的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危化、建设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重点创新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记者:要实现上述目标,任重而道远,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和对策措施?
江局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按照全国安全生产会议和省安委会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
我们要加强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按照“属地管理为主、行业部门监管全覆盖”的要求,在原有框架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管理的范围、对象、边界,明晰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科学合理地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落实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能。我们要加快制定与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规范,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的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
二、着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成效。
我们首先要强化源头管理,严把安全准入关,严格高危行业的审批与管理,有效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从源头上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快推进人口密集区域内的化工企业“进区入园”、中心城区危化品仓储和危运集中停车场建设。
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集中开展有影响、有声势的安全生产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实行事故挂牌督办制度,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加大惩戒力度,强化责任追究的结果落实和警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执法的震慑力,从而促进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同时要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建立执法过程的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要加强对基层一线安监人员规范执法的指导和培训,提高行政执法的规范性。
第三要深化重点行业监管。特别是在建筑施工、消防、道路交通、海洋渔业、特种设备、燃气管道、危险化学品等安全风险大、民生关注度高的重点行业,更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着力解决区域性、结构性的突出矛盾,提升事故风险的防范能力。
第四要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按照国家信息化示范要求,加强“智慧安监”建设,做好试点项目建设和应用工作,开发实施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完善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成效提供有效保障。
三、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
我们重点要抓好“四项工作”:
一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示范试点”建设的要求,在建设、交通、贸易、旅游、工矿、烟花爆竹等行业全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建立相关行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研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立法工作,健全完善标准化专业机构管理办法,主要是提升标准化创建质量。
二要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依法依规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根据行业特点,研究制定隐患排查治理规范标准,依法监督企业落实工作制度。我们要在去年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事故防范创新体系,特别要规范轨道交通建设和油气管网运行的管理,继续探索服务外包企业的“安全体检”新机制,推动专业机构、企业员工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要深化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我们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五项制度”建设,把标准化分级作为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科学评价企业信用等级,进一步健全与企业信誉、评先评优、项目核准、采购招标、资质评定、特许经营、用地审批、用电用能、金融信贷等方面相挂钩的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合理运用评价结果,不断增强信用约束力。
四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我们要深化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工程,注重培训内容规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考核手段信息化,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推进企业安全合作交流、安全文化示范和“安全社区”创建,积极推进公众安全教育基地和培训示范基地建设。
四、着力抓好安全生产队伍建设。
主要抓好“四支队伍”:
一要抓好监管队伍建设。我们要积极开展岗位交流、挂职锻炼、学历教育等工作,增强安监干部的履职意识,不断提升各级安监干部的素质能力。我们要深入推进乡镇、街道公共安全监管机构的“五到位”和规范化建设,加大基层指导培训工作力度,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二要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我们要以宁波安科分院为带动,组建安全生产科技服务中心,发展专业服务机构和注册安全工程师队伍,引导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安全生产领域课题研究,鼓励企业研究探索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专业化水平。
三要加强协管队伍建设。我们要进一步充实村、社区安全生产协管员力量,扩大义务消防队等协管队伍。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区域协作、资格考试等活动,实施“百千安管骨干”工程,即培养评选百名市级、千名县级的优秀企业安管员,提高企业安管员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社会地位,着力培养一批企业安管员骨干力量。同时要积极发动社会群团组织力量,加强组织引导和教育培训,强化社会监督,推进群防群治。
四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我们要加强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心建设,充实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队伍力量,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预案报备制度和应急演练制度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联动、关联企业协作等工作机,积极探索自然灾害条件下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措施。
安全生产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对安全生产有着新的期待,人民有安全的期待,我们就有监管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稳定和谐安全的环境。
记者:谢谢江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