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宁波市2012年生产安全事故四项指标连续第八年下降

发布日期:2013-03-07 , 点击数:3255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宁波市安全生产暨“除隐患、保安全”消防专项行动工作会议上,宁波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市安监局长江国梁通报了宁波市2012年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2012年,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探索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实现了生产安全事故总量继续下降,重要时段形势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事故总体情况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578起,死亡778人,受伤3136人,直接经济损失4315.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01起、下降5.3%,死亡人数减少43人、下降5.2%,受伤人数减少284人、下降8.3%,直接经济损失减少386.4万元、下降8.2%;发生7起较大事故,共死亡(失踪)22人,事故起数同比增加1起,死亡减少1人。

宁波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表(2004-2012)
(一)行业(领域)事故情况
——工矿商贸企业(含建筑业,下同)发生死亡事故61起、死亡72人、直接经济损失2377.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4.7%、14.3%、15.0%。其中发生3起较大事故,同比增加3起。
——道路交通上报事故3082起、死亡680人、受伤3106人、直接经济损失871.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7%、3.8%、8.8%、1.3%。其中发生3起较大事故,同比增加2起。
——火灾事故发生416起、死亡9人、直接经济损失981.5万元,同比分别持平、上升12.5%、下降1.0%。未发生较大事故,同比持平。
——渔业船舶发生事故19起,死亡17人,直接经济损失86万元,同比分别上升58.3%、下降22.7%、上升1.9倍。未发生较大责任事故,同比减少3起。
——辖区内河本市籍运输船舶未发生水上交通责任事故,沿海水域发生1起较大事故,均同比持平。
(二)各县(市)区事故简要情况
——余姚市发生事故262起,死亡131人,直接经济损失36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9%、7.7%、32.1%。发生1起道路交通较大事故。
——慈溪市发生事故655起,死亡153人,直接经济损失650.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8.4%、8.4%、10.2%。
——奉化市发生事故484起,死亡60人,直接经济损失365.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3.7%、1.6%、上升42.2%。其中发生1起建筑业较大事故。
——宁海县发生事故194起,死亡60人,直接经济损失282.2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9%、4.8%、14.5%。其中发生1起工矿商贸企业较大事故。
——象山县发生事故250起,死亡57人,直接经济损失391.9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8%、10.9%、上升20.0%。其中发生1起道路交通较大事故、1起水上交通较大事故。
——鄞州区发生事故566起,死亡110人,直接经济损失722.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7%、7.6%、5.6%。
——海曙区发生事故148起,死亡17人,直接经济损失159.9万元,同比分别下降9.2%、持平、上升4.6%。
——江东区发生事故154起,死亡17人,直接经济损失46.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8%、上升13.3%、下降47.0%。
——江北区发生事故191起,死亡26人,直接经济损失130.3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4%、3.7%、3.6%。
——镇海区发生事故204起,死亡40人,直接经济损失229.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6%、16.7%、45.1%。
——北仑区发生事故369起,死亡63人,直接经济损失431.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9%、13.7%、6.8%。
——大榭开发区发生事故13起,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148.7万元。其中发生1起工矿商贸企业较大事故。
——高新区发生事故45起,死亡12人,直接经济损失20.4万元。
——保税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人。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发生事故25起,死亡6人,直接经济损失66.9万元。
——杭州湾新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人,其中发生1起道路交通较大事故。
——石化经济开发区工矿商贸企业、道路交通事故各造成1人死亡。
——机场与物流园区未发生事故。
二、主要特点
(一)全市事故四项指标连续第八年下降
全市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分别下降5.3%、5.2%、8.3%、8.2%,幅度比较明显;亿元GDP事故死亡率预测同比下降15%以上。
(二)事故指标控制良好
全市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占省政府下达年度控制指标的95.1%,比控制指标少40人,其中工矿商贸、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火灾、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年控制指标的91.1%、98.8%、0%、100%、45.9%,均未突破。全市11个县(市)、区事故死亡总人数未突破全年控制指标;26个列入考核的市级部门中,除2家外,其余部门各类事故均未突破全年控制指标。
(三)大部分行业(领域)事故控制较好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27人、下降3.8%;万车死亡率同比下降10.1%;16处省市级挂牌督办的事故多发点段未发生死亡道路交通事故;涉及重型货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明显,分别减少33人、10人、8人;因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数分别减少26人、13人、13人。
工矿商贸企业中,有色、地质、林业、烟花爆竹等行业未发生亡人事故;轻工、机械制造业、纺织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减少11人、11人、3人,分别下降84.6%、61.1%、75%;涉及特种设备(含简易)事故减少15起、下降62.5%。
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2.7%,未发生较大责任事故;内河水上交通本市运输船舶继续保持“零事故”。
(四)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
11个县(市)区中,事故起数均同比下降,7个地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10个地区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或持平,其中余姚、慈溪、宁海、鄞州、江北、镇海、北仑7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实现“负增长”。7个开发园区中,物流、石化、保税区事故保持低发态势,杭州湾新区工矿商贸企业事故“零死亡”,同比减少6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故总量依然较大
虽然,我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但在全省排位依然靠前,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列全省第3位和第2位;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受理数同比上升19.9%,火灾接警数同比上升15.1%,均反映出我市仍然处于各类事故的高发阶段。
(二)较大事故、较大涉险事故相对多发
2012年全市发生7起较大事故,同比增加2起。从行业领域和发生地看,道路交通领域,象山、杭州湾、余姚分别发生1起较大事故,同时多人涉险事故也时有发生;工矿商贸(含建筑业)领域,宁海、奉化、大榭分别发生1起较大事故,同时,全市还发生5起一次死亡2人事故(其中建筑业发生1起死亡3人事故,4起一次死亡2人事故);消防领域,奉化、慈溪、象山、余姚分别发生一次死亡2人的事故;水上交通领域,象山海域一渔船与运输船相撞致3人失踪;此外,4-12月全市相继发生7起危险化学品槽罐车碰撞、翻车、泄漏事故。
(三)违法违规引发事故比重大
道路交通事故中,绝大多数事故系违法违章引起,其中涉及无证驾驶机动车事故造成102人死亡,占总数的15%;涉及超速行驶、驾驶报废机动车和无牌无证机动车事故、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分别造成66人、58人、27人死亡,合计占总数的22.2%。
工矿商贸事故中,61起亡人事故均系责任事故;从调查上报的112条事故主要原因中,涉及员工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占31%;因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教育培训不够、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等占总数的64%。从亡人事故单位规模情况看,中型、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为事故主体,分别占事故单位数的21.3%、63.9%。
火灾事故中,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和电器故障是主要原因,全年电气火灾共发生219起,死亡6人,分别占总数的52.6%、66.7%;其中因电动自行车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数量增多,奉化、象山两地亡人火灾均系电瓶连接线短路导致。
水上事故中,大部分因未采取安全航速、忽视瞭望、超载等违法违章原因造成。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