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辨识有限空间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在有限空间监管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上做文章,抓住互通点,落实企业内部有限空间作业的员工教育培训、作业审批、作业警示、标识设置、个体防护、作业监护、应急救援与防护装备配置等。
二是涉及可燃爆粉尘作业场所。警惕粉尘浓度超标引发粉尘爆炸或诱发职业病,跟进硬件设施基础改造、管理防范措施和职业卫生防护,落实粉尘浓度定期检测,及时科学规范清理积尘,规范用电措施,彻底杜绝火源,做好源头防控。
三是喷涂作业场所。督促企业落实喷涂作业技术规范与职业卫生防护要求,有效落实作业场所单独设置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安装有效的防爆通风装置及电气设备,采取防雷防静电措施,配备必须的灭火器材,杜绝一切明火。
四是涉氨制冷企业。以县内液氨制冷、液氨制氢企业为重点,督促企业落实涉氨制冷相关技术规范和职业卫生防护要求,对相关企业的作业环境、设备检验、人员持证、防护用具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使用快速冻结装置的企业,坚决给予查处,严防氨气泄露、爆炸等事故发生。
五是冶金行业。根据《安全生产法》,加快推进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升级。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合二为一,督促企业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培训考核、防护设备设施等管理,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品的使用、储存规范,电气线路敷设充分考虑高温环境。生产功能分区合理,隔热、降噪、防腐蚀等劳动防护用品需配备齐全,起重吊装、高空作业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