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与《职业病防治法》是安全监察的“两把利剑”,浙江省缙云县安监局把安全生产监管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一起计划部署、一起执法检查、一起整改验收,通过“六步走”做好日常执法检查。
第一步:前期准备。在开展执法检查前,通过一企一档、企业信息数据库等途径查询被查企业的基础资料,了解其相关的许可、生产、工艺等情况,初步辨识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做好该企业所在行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等知识的再学习与储备。遇见没有把握的企业,邀请相应行业(领域)的专家一同前往,提升执法检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第二步:现场对接。明确来意与执法检查程序,引导被查企业对自身存在的事故隐患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企业生产工艺、厂区平面布局、安全生产薄弱环节等情况进行介绍,对企业相关安全生产与职卫管理工作进行重点询问和了解。同时做好检查对接,沟通确定现场执法检查的路线和安排,明确企业需提供台账资料,消除企业的疑虑与反抗心理,让企业能积极主动配合执法检查。
第三步:台账审查。先查企业与相关个人的主体合法性,即其相关证照、许可资质、评价(检测)报告等是否合法、是否处于有效期限内。重点查企业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体系建设情况、隐患排查治理等重要制度及相关操作规程的制定与运行情况、管理机构设置与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与备案情况、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与危害因素检测情况、接害岗位的“三岗”(岗前、在岗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等内容。
第四步:现场检查。分析该企业存在可能诱发的安全事故或职业病的车间或工位,分析消除对策,并将其作为现场执法检查的重点。掌握好执法检查的主动权,主动掌握真实生产情况,查找更多的事故隐患。养成“随手拍隐患”的习惯,拍下企业现场行为性和状态性问题,做到“有图有真相”,便于执法说理和隐患梳理。
第五步:反馈沟通。分析梳理企业在台账、现场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规范的执法文书。要求企业限期落实整改的,注重防治实效和整改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明确的整改建议,并指导用人单位做好整改实效的动态评估。同时,从法律、经济、案例等角度,积极对企业宣讲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引导并督促企业主动落实自身的主体责任,按期保质完成存在隐患的整改。
第六步:落实闭关。执法检查中未发现企业存在明显问题的,督促企业继续抓好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如企业存在需要整改的问题,立即下发整改文书,责令企业限期完成整改,整改完毕后企业提交书面的、详实的整改报告及事故隐患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材料(加盖企业公章),作为执法检查的附件存入档案。做到执法检查过程中有始有终、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