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二部利用Ⅰ焦化检修改造机会,与仪控部一起自行开发了焦化焦炭塔顺序控制系统,成为中石化首家成功运用该系统的生产装置。”
这是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信息门户网刊登的一条消息。在这廖廖数语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顺序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者是一位在生产一线倒班岗位工作了23年的老操作工。
“一焦化的顺控保证了安全,大大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真的真的很好!”。炼油二部职工郑斐一连用了两个“真的”加强语气。
“因为是胡建凯出的点子,他的绰号叫阿咪,所以我们私下里叫它“阿咪控制系统”。炼油二部主任杨云峰爱才之情溢于言表。
“做安全生产的行家里手”
“1988年高中毕业后我到公司参加工作,许多人都认为倒班没什么大出息,可我不这样想,即使倒一辈子班,我也要争取做安全生产的行家里手!”胡建凯说。
胡建凯先后在常减压、制氢、溶脱、焦化等六大装置,参加过五套新建装置的开工。他从不简单满足于懂得装置的操作技能,而喜欢对装置的工艺、设备等技术多方面了解。胡建凯不仅连续两届摘得公司焦化装置技术比武的“榜眼”。2008年,还获得了集团公司技能比武大赛延迟焦化装置铜奖,成为公司当年惟一获奖的焦化操作工。
胡建凯1994年起就开始当班长,他钻研业务的劲头班员们都有着深刻的印象。为提高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水平,胡建凯在技术人员的配合下,从系统中取数编程,选定每个主要控制点的最佳数据点,超出设定值,系统自动提醒,使内操能掌控焦化全装置的实时生产状况,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安全度。
“一线工人最怕出安全事故”
胡建凯在一线工作多年,知道操作工苦在哪里,烦在哪里,怕在哪里。延迟焦化装置生产属间歇性操作,每隔24小时就需对6台焦炭塔进行20多项人工操作切换,介质温度高达400度以上。“劳动强度大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容易发生误操作,而且一出就是大事故,安全风险很大,我们一线工人最怕的就是出安全事故。”胡建凯深有感触地说。
自动控制可以解决手工劳动的局限性,机器不会疲劳、不会分心,我们要想办法把活交给机器去干,不仅是提高工作效率,更主要的是提高安全保障系数。胡建凯很早就萌生了这个念头。早在2008年,胡建凯就提出在DCS中增设“紧急停车辅助按钮”,装置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操作人员按下“紧急停车辅助按钮”,现场电动阀门将按预设程序自动完成开、关动作,实现装置停车“一键式”操作。
“让机器干活会更安全”
2012年,胡建凯提出了“Ⅰ焦化焦炭塔顺控系统”的设想,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公司组建团队,胡建凯和仪控部等单位的技术人员一起到兄弟企业调研,分析各个企业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2012年4月,利用Ⅰ焦化检修改造机会该项目开始实施。项目实施后,焦炭塔重要阀门的操作顺序由电脑程序控制,程序检测到上一个操作执行完毕后,外操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这样既可以监控阀门的开关到位情况,也从根本上杜绝了误操作,保障了焦炭塔系统的安全运行,成为中国石化系统内首家成功运用该顺控系统的生产装置。胡建凯实现了“让机器干活,确保安全生产”的梦想和追求。
近两年来,他在装置节能降耗、优化工艺操作方面,先后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焦炭塔冷焦期间内操给水工作量大的情况,他提出增设焦炭塔自动给水程序并成功实施。他组织实施了“冷切焦水代替新鲜水”项目,装置日常用水都被装置自有冷切焦水替代,装置的新鲜水用量大幅下降。 (梅辽颖 邹元辉)
编后话----------------------------------------------------
安全生产“小人物”也能有大作为
胡建凯,一名普通的倒班操作工人,在企业里是一名“小人物”,但他凭着一股“倒班工人也要干出大事业”的志气,不仅仅满足于掌握装置的操作技能,而是通过对装置的工艺、设备等技术的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开发出焦炭塔顺序控制系统,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装置的安全运行。
企业基层班组中的“小人物”,由于他们处于一线,直接同生产装置、机器设备打交道,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像胡建凯这样的“小人物”,肯定他们的首创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我们肯定胡建凯,赞扬胡建凯这位“小人物”,就是要肯定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就是要赞扬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和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业绩的崇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