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发布日期:2016-08-05 , 点击数:1692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  钟文波

 

班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载体,更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基础和关键。目前由于公司面临设备陈旧老化、迁建及环保要求提高的大环境、大形势,安全管理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在传统、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安全管理的思路、手段、方式和方法进行不断的更新,以应对各种因素带来的问题。结合本人近来的安全生产工作经历对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责任传递机制不到位

自公司成立以后,经过近二十年的跌打排摸,已建立起长丰公司独特的安全机制和安全文化,切身体会到“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相应出台了“二票三制”、“运行规程”等各项刚性规章制度。遗憾的是在我们生产班组中往往违背决策者、管理者的初衷,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正在表明某些班组的安全责任不到位。记得2014年10月的4#炉结焦事件,从进煤的源头开始,接着经过验收、配煤、输煤、用煤等各环节,但都把关不严,责任缺失,最终导致锅炉结焦熄火,在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12月26日某一班组没有严格执行停送电操作规范,送电后没有进行验电,在对锅炉主汽电动阀送电时,没有将一相熔丝旋转到位,而执行措施的另一班组运行人员也没有按照工作票安全措施进行恢复操作,未确认电动阀是否有电源可操作就直接打钩终结工作票,12月28日另一班组对锅炉上水时又未严格按操作票制度进行,存在跳项和漏项,操作人没有对操作票“关闭主汽电动门(并手动关严)及其旁路阀”这一条认真执行就直接上水,险些酿成爆管事故。造成这两起障碍的原因有:现场运行规程及“两票”执行情况差,应急预案管理不完善,设备检修、试验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对存在的缺陷不分析、对细节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对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缺陷、重复缺陷、习惯性违章抱着不足挂齿、微不足道的态度或者是对存在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任其发展,对安全工作缺乏严格认真的态度,缺乏“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安全管理措施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因此每个员工都应主动承担起安全责任,在安全面前一些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其实,最应该懂得珍惜生命的应该是员工自己,可是一些员工却竟然认为安全责任有领导扛着,从而放弃了自己的安全责任,让责任上移、转移,有好几次的检修事项中关于是否需开工作票、是否可以终结工作票等等规范性的工作,一些人竟然问我这个安全员怎么处理?在把我当作裁判员的同时还想把安全责任转移,而真正的目的是使自己不受批评、处罚,为了自己小小的私欲而置他人人身及公司财产安全不顾,安全责任得不到有效的传递而违章操作、违章作业致使隐患不断,障碍时有发生。

2、安全生产执行不到位

    规章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而是走形式、走过场、应付领导,应付检查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其一是对规章明知故犯,明知这样做不符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其二是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是对规章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发生了事故才恍然大悟。有的员工对《安规》不熟,以似懂非懂的心态投入工作,或者为了省事方便,不按《安规》的要求执行;有的员工思想麻痹,工作中凭经验而想当然地办事,不履行规范的操作程序。

3、安全生产现场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企业的安全,每个人都有否决权,而不仅仅是安全员的分内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给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一些人只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来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抓安全时紧时松,不能居安思危,管理松懈,出了事故才认真抓。不敢大胆管、大胆抓,有的是对工作情况不清楚而没法抓,有的是对司空见惯的“小”事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不去抓。检查督促不到位,只满足于传达与要求,缺乏跟踪检查、指导帮助和监督。

二、加强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创新工作方法认真落实班组岗位责任制

在“让每个人都承担起责任”这一根本前提下实现工作方法的创新是关键所在。企业是一张纵横交错的安全责任网,安全责任“不能挂空档”,班组岗位作为承担安全责任的最小单位需要系统的分析决定各个岗位的责任、权利边界。

明确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一岗一责制,以便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明确、功过分明,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

要把班组岗位责任落实到位,加大考核力度,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班组成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同时,要教育和引导班组成员,认真学习领会,使公司的各项制度真正为班组成员掌握,成为他们在生产中的自觉行动。此外,还要有计划地把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方法推广到生产实践中,使班组成员懂得事故预测的基本方法,并使班组的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上升为科学管理。

2、提升安全生产执行力,构筑安全生产基石

一线班组员工是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的主体,也是产生违章作业和人身伤亡的主体。因此要提升班组安全生产执行力,必须统筹考虑影响执行力的各个因素。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培育良好的沟通氛围。沟通是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基础。公司相当多的安全规定,从执行的形式上就规定了必须通过沟通的方式来实现,如工作的许可和终结。对安全生产执行的过程,实际就是沟通的过程,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可大大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并可将事故防患于未然。

规范完善管理制度。公司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有序进行的可靠依据,是安全生产执行力的有效工具,没有这些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的执行力就不规范,也不会持久。所以,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和形势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来规范班组的每一个员工,从上到下人人遵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政令畅通、工作有序、运作高效。

优化工作流程,明晰职责界线。优化工作流程,使其更简化、更合理,提高工作效率,班组员工之间的职责界线必须明确到点,特别是对不同专业班组之间,更应划清界线,使各方找不到可以推脱和扯皮的任何理由。对现有工作流程标准和职责管理标准进行梳理和修改,规范工作程序,减少中间环节,细化业务流程,用流程和管理职责来规范员工的执行行为。使每一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岗位的工作内容、方法、职责、时限和质量要求。

3、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搞好现场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班组和施工现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通过综合治理使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促使每个阶段工作的开始、进行、和结束得到可控、在控。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以往一些事故案例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障碍。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给公司财产带来了损失,给热用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案例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例如,可制定可操作性的“现场作业安全手册”、“工序管理卡”等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强调班组安全细节管理。重视过程、狠抓细节,运行管理突出一个“细”字。如对操作过程中唱票复诵的清晰度、监护人的正确站位、操作时的姿势及操作要领等细微处都作明确要求,每次操作完毕,班组长组织点评,书面写出监督意见,循序渐进将操作标准化。制作设备维护操作重点卡,明确了各类设备维护要点、操作要点、巡视重点及注意事项,并粘贴于醒目处,便于指导运行人员的日常工作。

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即超前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可以采用安全工程学的一些办法如鱼刺图、事故树等结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来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这样,在具体工作时,员工心中有数,能够根据“事故预案”采取措施。其次,可将安全操作规程部分条款针对性地运用到实际的事故预测分析中,使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变得生动活泼,加深了员工的理解、运用,进一步提高了员工对事故预防工作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全员安全管理”的局面。三是通过收集整理“事故预案”,从中发现企业安全工作漏洞,确定工作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改造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人、机界面,使之达到人、机协调,促进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的转变。

总之,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仅要依赖生产中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水平,更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地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提高公司的安全水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