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区确定清华大学团队作为技术单位,委托其编制《北仑区绿色发展报告(2016)》,标志着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这将是一份为北仑量身定制的绿色发展报告,通过分析制约北仑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构建一套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绿色发展指数,量化评价北仑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指标确定后,每年都会编制一本绿色发展报告,系统、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每年绿色发展变化状况,并向公众公开绿色发展指数和指标得分情况,从而建立区域绿色发展报告制度。
近年来,北仑一直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先进,但临港产业仍存在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物排放的现状。在2015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中,我区因能耗、水耗过高直接导致绿色发展得分过低。为此,区委改革领导小组将探索建立区域绿色发展报告制度列入2016年度重点改革项目,并将其列为重点督办项目,要求争取成为国家试点。
目前,区生态办起草了《北仑区绿色发展报告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初稿),绿色发展报告制度改革主要包含六大项任务:一是评价绿色发展进程,即通过梳理我区“十二五”期间采取的绿色发展举措以及年度大事记评价取得的成绩,并分析近十年来北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绿色发展的格局和特征,为后续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奠定基础;二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定量监测绿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主要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三是建立绿色发展指数;四是设计数据信息系统;五是研究产业调整路径,以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及二氧化碳等6种污染物的排污总量,作为制约北仑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资源约束,通过末端倒逼推进产业机构优化;六是提供绿色发展政策建议,为决策者提供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动力强劲、重点突出、政策含义清晰的战略性想法或观点,对各行业的绿色发展状况进行“体检”,巩固各行业绿色发展中的积极成果,找出绿色发展方面不太健康的因素,并有针对性、主动地加以优化提升。
10月份我区将着重开展现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制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指数计算方法,形成研究报告。《北仑区绿色发展报告(2016)》最终稿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对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