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宁波万华产业园区:安全生产统筹管理的翘楚

发布日期:2013-05-31 , 点击数:7615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工业企业进园区”是宁波产业升级管理的重要思路,现在宁波大多数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产业园区内,园区内企业的产值占到了宁波工业产值的70%以上,其中宁波万华产业园区是石化产业升级的典型之一。本期《视点聚集》向读者介绍宁波万华产业园区安全生产统筹管理的经验。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我们驱车来到大榭岛宁波万华产业园区

“今天的宁波万华产业园区已经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他们在产业园区内实行安全生产统筹管理的创新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势,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具有宁波万华产业园区特色的安全生产统筹管理模式,为浙江省化产园区安全生产统筹管理提供了经验,得到省市安监局领导的认可”。宁波安全生产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勤良告诉我们。

安全生产统筹管理模式是在大榭安监局指导下提出的。大榭岛开发区安监局局长楼卫法说:“大榭岛开发区有4个产业园区,我们认为要使园区内各企业的产业链更加完善,企业合作更加紧密、生产更加安全。每个园区内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生产统一调度、安全统筹管理、应急联动处置’的管理机制,也就是现在说的“三统一”管理模式,以达到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资源共享、快速高效的目标。宁波万华产业园区的统筹管理机制的运作是由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万华)牵头,抓得比较有特色”。

宁波万华产业园区是宁波市“十大循环经济优胜案例”、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国家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

宁波万华勇于创新,为园区的发展赢得了主动,同样安全生产统筹管理机制为园区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提供了保障。  

 

“宁波万华”的前世今生

宁波万华产业园区始建于20038月,位于宁波市大榭开发区北侧。

“产业园区内现已拥有宁波万华、万华码头、万华热电、万华热电建材、东港电化、韩华化学、万顺气体、林德气体、宁波容威、环洋化工等10家企业,以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为核心,总占地3000亩,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孙少文介绍说。

说起宁波万华,许多人搞不清楚它指的是宁波万华产业园区,还是泛指烟台万华旗下的所有宁波子公司,或独指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要弄清楚宁波万华,还得从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万华)开始说起:

烟台万华是成立于19981220日的上市公司,是近年来全球成长最快的MDI制造商。烟台万华的崛起带动了中国聚氨酯产业快速发展,使中国聚氨酯产业有了安全可靠的原料保障。MDI是制备聚氨酯的重要原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被国务院列为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品、产业和技术目录,公司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烟台万华自主知识产权MDI生产技术的攻关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在MDI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使中国成为继德、美、日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万华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烟台万华在美国休斯顿、北京、宁波设有研发基地,,在香港、日本、荷兰、印度设有销售公司,在中东俄罗斯设有办事处。总之,烟台万华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

20038月,烟台万华为了进一步确立公司在世界MDI行业的地位,增强自身实力,在宁波大榭开发区成立了烟台万华宁波大榭工程筹建处,负责开工建设年产16万吨的MDI项目。同期配套建设的有7.5万千瓦的电厂、5万吨煤盐码头和5万吨液体化工码头,项目总投资50亿人民币。

20051123,园区一期项目顺利投产。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万华工业园热电有限公司、万华码头有限公司、东港电化有限公司和万华热电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成立。其中宁波万华、万华码头公司是烟台万华的全资控股子公司,万华热电公司、东港电化公司是烟台万华的控股子公司。

200810月,园区百亿工程暨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至201012月,二期项目竣工投产,园区内又增加了韩华化学、林德气体、万顺气体、万华容威等4家企业。

201111月,园区二期技改倍增项目开工建设,再新增环洋化工企业。至此,一个崭新的以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宁波万华石化产业园区正式形成。

孙少文总监诙谐地说:我们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的员工总想自豪地把宁波万华产业园区称为“宁波万华”,但宁波万华产业园区内的员工都把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尊称为“宁波万华”。随着宁波万华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我们思考着一个大胆的管理设想,通过循环经济建设,将宁波万华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链配套最合理、安全环保等综合优势最具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的绿色生态现代化“宁波万华”。  

 

“统筹管理机制”的诞生

“宁波万华产业园区内产业链配套是非常合理的”。宁波万华安环部经理王夕召介绍说。园区以宁波万华为核心,形成了园区内各企业之间紧密的产业链:

东港电化生产的氯、碱供给宁波万华做MDI的原料。宁波万华产生的副产品废盐水经过滤、提纯后供给东港电化做电解原料生产氯、碱;。

宁波万华产生的副产品HCl等供给韩华化学作原料生产PVC

宁波万华及万华热电产生的废弃物粉煤灰和煤渣供给万华建材生产水泥和空心砖。

宁波万华煤气化装置排空的二氧化碳由万顺气体进行回收利用。

林德气体和万华热电负责向园区内企业集中供气、供热、供电。

万华码头负责为园区内企业集中提供生产原料的运输、装卸以及园区内企业产品的运输出售。

王夕召经理说:“紧密的产业链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局面,所以安全生产显得特别重要”。

园区内的10家企业均为独立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自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思路。如何将各企业进行有效的协调,使整个宁波万华工业园能安全、稳定、快速的发展,则至关重要。

20105月,在大榭安监局的组织安排下,召集园区各企业负责人召开首次会议,就园区统筹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共识:

从园区整个管理面上看,既存在优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体,因此在内部管理上各自为政,相互不干涉,没有形成优势;但各企业之间相互配套,又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一体化产业链;随着园区规模壮大,各企业间安全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企业之间生产经营和安全风险相互影响较大,亟须探索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模式,通过统筹管理来解决内外部的需求。

如何对各企业进行有效协调,把整个工业园区统筹管理起来,变成一个生命共同体,使整个万华产业园能安全、稳定、快速的发展,就要解决好原来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大榭安监局的指导下,园区提出了统筹管理思路,建立了园区内各企业“生产统一调度、安全统筹管理、应急联动处置”的“三统一”管理机制,以达到“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资源共享、快速高效”的目标。

大榭岛开发区安监局褚衍来副局长说:“我们成立了园区安全生产协调委员会,编制了协调程序,建立了协调机制,制定落实安全生产统筹管理的具体举措”。

园区安全生产协调委员会以大榭管委会王志荣副主任、安监局褚衍来副局长为顾问、宁波万华副总经理为主席,各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总经理为成员,共同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管理要求和职责。

园区成立了总调度中心,依托各企业原有生产调度指挥机构,结合园区产业组成特点,成立了以宁波万华调度室为主的园区总调度中心,对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异常处理、检修计划协调、日常生产协调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整体调度。各企业共同签订了《园区整体调度协议》,编制了协调程序,使园区内统筹管理制度化。园区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对园区内安全生产进行统筹协调,还根据安全生产需要,组织有针对性的、个别企业间的、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的日常协调会,保证“三统一”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协调程序》是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最高的统筹文件,此文件有10家企业总经理联合签发。规定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协调例会,每半年组织一次园区交流经验会议,学习分享各企业的成功做法。

《万华工业园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宁波万华牵头,委托宁波寰球公司编制,《万华工业园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经过专家评审后发布实施。根据预案要求,每年进行联合演习,以达到提升园区各企业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随着园区安全生产统筹管理机制的建立,安全统筹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显著成效。

园区内各企业的非计划停工大幅减少,计划停工检修的效率大幅提升,园区综合生产效率由2010年底的71.08%稳步提升到2012年上半年的98.70%。园区生产稳定性及效率大大的提高,为园区生产安全及企业效益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全应急统筹管理成果显现,企业间有关联的未遂事故或隐患及时通报、整改,有效提高了各企业的HSE绩效。

各企业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得以推广,目前已多次组织经验交流活动,韩华化学的阶段性安全奖励活动、宁波万华的PSSR、林德气体的承包商入厂审核等成功经验得到推广实施。

宁波万华邀请杜邦专家对园区内的HSE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交流及辅导,HSE管理体系向老企业东港、新建企业容威等进行推行,快速提升了园区内企业的HSE管理水平。

园区的应急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已联合组织急救、消防培训10余次,联合演习3次,对接演习20余次。另外,宁波万华调度指挥中心统筹管理各企业应急力量后,应急资源得到了共享,增强了园区的整体应急能力,弥补了小企业应急力量不足的问题。

“宁波万华在园区的安全生产统筹管理机制的运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榭岛开发区安监局局长楼卫法说。  

 

园区内听到的故事

走进大榭岛宁波万华产业园区,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花红柳绿,树木葱茏,景色优美的深刻印象。尽管这里集聚了10家石化企业,但这里没有散发出刺鼻的气味,空气非常清新。有的产业园区只是把同类企业或上下游关联的企业集中到一起,没有象宁波万华产业园区那样把园区内企业的原料供应、物流配套、公共设施共享、安全环保等方面考虑得这么全面。

10年的艰难跋涉,宁波万华产业园区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具有万华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她是宁波工业循环经济的楷模。但宁波万华又给自己确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零伤害、零事故、零排放,建设绿色生态现代化化工企业”,他们要按照最苛刻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并带动提升园区安全生产统筹管理水平。

杜邦是世界上安全生产管理最好的公司,宁波万华把杜邦定为自己追赶的目标。他们以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为基础平台,通过借鉴杜邦、GEBP等公司HSE管理经验,结合万华实际,形成了万华HSE管理体系。

“这个管理体系包括全员承诺、十大安全理念、核心要素、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等内容组成”。王夕召经理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体系的内容。他说:不管是公司领导、经理、主管、还是员工都要签定安全承诺书。公司明确了安全决不妥协;我的区域、安全我负责;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的;隐患意味着事故;所有的隐患必须及时整改等“十大安全理念”。同时,以安全标准化体系要素为基础提炼和修订15个核心要素、53个子要素,内容涵盖了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易制毒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工作程序,作为指导HSE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并制定了可操作的工作标准。

宁波万华管理层认为在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必须把员工、相关方、社区民众的安全健康和保护环境视为自己神圣的职责。他们坚信所有的伤害、安全和环境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要培育扎根于员工心中的企业安全文化,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为了培育员工树立起“我的区域安全我负责”的理念,公司推行区域安全责任制,明确区域安全责任,对区域员工严格落实区域安全管理的行为给予奖励,对未按区域安全落实执行的人员进行通报和批评,强化员工安全负责的“区域意识”。

王夕召经理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按照公司的规定,生产装置区不能拍照,并且没有经过正式培训的人也不能进入。杜邦的一个培训老师曾经为了检查万华员工的安全素养,故意带着照相机进入生产装置区执意要拍照。一个普通员工目睹后,走上前来严肃认真地说:“老师,公司有规定,生产装置区不能拍照,您也不能例外。”老师听后会心地一笑,客气地说“谢谢你的提醒,”后来老师在培训班上专门讲了这件事,表扬了这位员工。他说“我们要向这位员工学习,现在公司有许多规章制度,关键是要执行好,每位员工都要敬畏制度,遵守制度,还要监督制度的执行,大家都这样做了,我们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另一个故事:还有一次,公司的一位领导陪同浙江省有关部门组织的一个职业卫生检查团来宁波万华检查。他带领专家参观厂区,走到焦炭库时,检查团和陪同人员便很自然地走了进去,想要看看库区的卫生。刚走到库区门口,一名工人走了过来,认真地说,“老总,你们的PPE配备不符合进入库区的要求,你们现在不能进入我们库区参观。”当时大家感到很尴尬。然而,在随后的会议中,检查团的一位领导对此事足足讲了15分钟,称赞万华,“我走过很多企业,但从来没有碰到过一线员工能把老总挡在外部,可见宁波万华规范化管理已经深入人心。”

“当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牢固地树立了安全生产意识,把安全生产成为员工自己在工作中的第一需要,自学地执行和坚决地维护用鲜血写成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时候,安全生产就有了保障。”王经理说:“这两个故事并不新鲜,媒体曾经报道过,但我们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时,需要用安全故事来传扬。只有当企业的安全理念成为安全制度,通过执行制度来强化员工的行为,当员工的行为成为习惯的时候,企业的安全文化就形成了,它就有了生命力,这种生命力蕴藏在全体员工的心里,扎根在企业的热土中,她能蜕变成安全生产的巨大力量。”     

一位化工界资深老专家给予宁波万华这样的评价:“我们经常津津乐道于外国企业有很好的执行力,先进的管理经验,其实宁波万华也有很多优秀的做法和管理经验,这些做法值得中国的化工企业学习”。

宁波万华产业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对中国石化产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她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夕阳西下,当我们在宁波万华办公大楼前与主人挥手告别时,一群鸽子从楼前的地面上扑腾而起,飞向天空,自由翱翔。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