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宁波市开展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全国试点工作

发布日期:2016-11-04 , 点击数:2568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宁波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高起点统筹谋划试点工作方案,高规格全面动员部署,高效率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

宁波市根据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要求,按照“总结经验、查补短板,改革创新、依法治安,全面铺开、重点突破,统筹兼顾、提高实效”的原则,在全面梳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优势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五大体系”、“18项工作”以及八个行业领域的10个重点推进项目。

市委书记、代市长唐一军多次专题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7月21日,专题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试点工作汇报,审议通过了宁波市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方案。8月1日,宁波市政府组织召开了高规格的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市委书记、代市长唐一军出席了动员大会,并就扎实开展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主持,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体副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各县(市)区政府及市直开发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安委办主任,市直及省部属驻甬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各位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市级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各部门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市安监局成立试点工作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市安监局局长、分管领导和县(市)区安监局主要领导全面参加,并从市、县两级抽调8名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全力以赴推动试点工作。扎实做好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将试点工作与杭州峰会安保工作有机结合,把峰会期间安保工作作为试点工作的实战检验阶段,既搞好长远试点,又抓好当前重点工作。针对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全方位、全领域开展风险辨识,先行排查一批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或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大安全风险,开发建立重大安全风险展示平台,对重大安全风险实施信息化动态跟踪管理,督促落实管控责任和具体措施,确保杭州峰会期间全市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不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件。

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是一项系统工程,宁波市依据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要求,全面梳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优势和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个结合”。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坚持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在强化风险分级管控的同时,注重隐患排查的闭环管理,着力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防大控大与基层基础相结合。在强化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时,力争通过试点构建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依法治安制度机制体系、基层基础保障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用试点带动城市风险管控能力和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全面铺开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全市各地各行业领域全面铺开试点工作的同时,市政府确定在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交通运输、消防、建设工程、海洋渔业、“三场所三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余姚市、宁海县、象山县、北仑区、大榭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区等地区,选择一批重点进行突破。着力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理论探索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加强十项重点生命防护工程推进力度的同时,注重理论探索研究,与中国安科院合作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方面的课题研究,着手研究制定宁波市区域、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导则及相关标准规范,为下一步推动形成全市各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度体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总结经验与查补短板结合。试点工作在充分发挥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在查短板、除盲区上下功夫,着力解决“看不到”、“想不到”的问题,切实提升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防控能力,特别是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依法治安工作格局构建、全社会安全意识和产业工人的安全素质提升等方面,要攻坚克难,探索创新,通过试点取得新成效。

7月5日,市安委办主任、安监局长项敏分别赴宁海县、象山县调研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他在调研中强调:要充分认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真正把试点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作为牵动安全生产工作全局的“牛鼻子”工程来抓,作为一项牵头管总的工作,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带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整体推进。要坚持关口前移,全面构建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依法治安、基础保障、应急管理等体系。在全市全面铺开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基础上,要在部分县(市)区和部分重点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批重点防控工程建设,率先探索形成一批机制制度,尽快形成一批可看、可复制的典型经验,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借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