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抓班组安全建设 促企业安全发展——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班组安全建设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3-05-31 , 点击数:2171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2011429日开始正式推行区域安全管理,班组在落实区域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经历了由迷惑、监督执行到初步自主管理的过程。实施二年多来,初步形成了自主管理的安全文化,区域责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制度标准流程可操作性不断增强,员工知识技能不断提升,区域安全绩效明显改善。

  抓班组安全建设的四大背景:

诱因:2009年“1·14”事故,暴露了公司班组安全意识淡薄、班组安全制度执行力差、基层员工安全技能相对缺乏的问题,警醒我们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坚定了公司狠抓基层班组安全建设的决心。114日也作为公司的“耻辱日”,以时刻提醒我们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

环境:国发【201140号文提出“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安全生产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时宁波市适时发布了《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导则》(甬安委办【201191号),为企业规范班组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企业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对标:公司自成立以来,充分意识到只有向优秀企业靠拢,才能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通过不断对标国内外优秀企业,发现存在的差距,促进企业的持续改进。

内需:公司成立至今仅七年多时间,公司基层员工年龄结构偏轻,缺乏化工操作相关经验,公司发展亟需基层员工知识技能提升;但同时基层员工学历水平相对较高,具备良好的可塑性,也为创新班组安全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探班组安全建设的九大要素:

公司在班组安全建设实践过程中,秉承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在巨化集团五十多年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初步探索出了适合公司的班组安全建设模式,在班组安全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班组安全建设的关键是“全员参与”,班组安全建设的驱动力是“戴明循环”。

班组交接班“知识分享”:交接班“知识分享”是一种以班组交接班为载体,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员工自我培训方法,通过计划编制、交班准备、交接班分享、讨论点评、修改成稿五个步骤,完成分享准备、分享讨论、分享成果整理三个过程的学习。通过交接班“知识分享”,不仅可以起到快速有效培训员工的作用,还可以充分锻炼员工的总结提炼及表达沟通能力,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结合岗位作业活动风险分析,输出岗位作业分解表,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操作规程的修编,由此修编的操作规程更贴近员工,实际操作性更强。

班组事故案例分享:公司始终认为事故(事件)是知识宝库,而事故案例分享就是一种淘宝的工具。通过案例收集汇编,分享计划矩阵编制,分享模板设计,案例分享实施,将事故案例的还原,帮助员工由“旁观者”向“当事者”转变,此举不仅能促使员工对照日常操作进行举一反三的预防,也能加深员工对装置的理解,同时还能提升员工对化工操作岗位的敬畏之心,提升员工日常作业的责任心,而分享后形成的事故案例汇编,还是很好的一线实践教材。

班组“A3报告”:A3报告”作为源自丰田的一种总结分析工具,旨在鼓励员工通过感知问题、分析原因、设计对策、制定并执行行动计划,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并改善流程标准的目的。通过制作“A3报告”,不仅锻炼了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员工的总结分析能力,而且在“A3报告”制作过程中,还能促进班组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与相关方的沟通能力。“A3报告”所输出的实施计划和跟进计划还能促使问题实现PDCA闭环管理,最终输出管理或作业标准流程,实现班组自主管理的目的。

班组隐患排查与治理:班组隐患排查治理是在时间区域的基础上实施的,重点是物料泄漏。在隐患查找过程中,也总结出了“一看、二闻、三测试”的方法,一看现场有无泄漏残液、有无管道外表变色、有无酸垢;二闻现场是否有轻微的异味;三测试是用随声携带的PH试纸测试所有的酸碱性密封点是否呈酸碱性,以确保缺陷查找的准确性。通过隐患排查员工、班长、主管的分级管理,隐患治理的委外与自主管理,结合“缺陷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全周期管理和闭环管理。

 班组手机管理:公司的生产装置是甲级防爆区域,手机作为非防爆电子产品和日常通讯工具带入装置将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且现在智能手机丰富的娱乐功能也严重影响倒班员工的作业状态,化工装置内的手机管理一直是个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司配备对讲机以解决生产通讯问题;通过一人一机一锁加监控以解决员工财务安全问题;通过DCS信息集散以确保员工必须生活通讯畅通;通过相应的绩效机制确保执行的有效性;通过员工制定管理办法以消除员工抵触情绪,班组手机管理也得以顺利实施并推广。

 班组HAZOP分析:HAZOP分析作为过程危害分析的工具,通过对工艺流程进行节点划分,分析节点内存在的偏差以及偏差可能造成的危害,针对偏差危害分析已有保护层是否能保证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针对不可接受的风险提出建议措施,实现工艺本质安全的提升。通过实施HAZOP分析能引导员工理解设计意图的工具,让员工对岗位作业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能将工艺设计与实践操作很好的结合起来,改进工艺设计,同时HAZOP分析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员工培训过程。输出的HAZOP分析报告单不仅是工艺危害分析资料,也是很好的培训教材。基层员工也通过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分析活动,提升了自信心和工艺的思考理解层次。

班组员工培训:员工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的根本保障。针对一线员工年龄轻的特点,我们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并进行分解,将培训指标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编制员工培训矩阵。通过自学(资料+视频)、讲授法 (知识分享/课堂)、各种HSE会议探讨、角色扮演模拟法、岗位实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手段进行培训,实施培训矩阵计划。员工可以自主申请结合组织安排,通过试题笔试,现场面试,模拟实践测试等手段,进行培训绩效测量,并结合任职资格管理实施员工等级认定,以实现员工培训结果与物质绩效、评先评优、职业通道等方面相匹配,从而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巩固培训成果。

 班组应急管理: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是事故发生初期,而班组员工应急技能和对现场处置方案的落实是防止事故扩大的关键。公司组织班组员工按流程特点分段、突出预案的可操作性、突出风险最小化原则,对现场应急处置预案进行了重新编制,并重新梳理了应急信息流转流程,设计了应急撤离路线,以保证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的简洁易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演练计划分解,保证演练频次合理,演练贴近实战,保证计划项目所有轮班参演。演练结束后,组织对应急响应速度、现场处置预案的实操性、应急技能水平等进行评审。并针对评审结果对现场处置预案进行修编,针对性开展员工应急技能培训,以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班组安全建设目标:班组安全建设的关键是“全员参与”,让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让员工既当执行者又当管理者,目的是促使班组由“被动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促使员工由“被监督”向“自我管理”转变,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最终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

巨化科技公司在推行班组安全建设的过程中,在理念认同、标准流程制定、工具方法创新上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一路走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员工安全意识和知识技能显著提升,实现了连续四年零事故的安全绩效。

                                     (俞晓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