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
深化隐患治理 确保安全生产
银亿集团有限公司 李立庭 沈美芳
宁波盈展精密薄板有限公司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化工区,系银亿集团全资子公司,公司属于黑色金属压延业。多年来,盈展公司坚持“红线意识”,把职工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底线意识”,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坚持“主线意识”,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持“履职意识”,助力安全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2012年公司实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3级达标;2014年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的认证,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建厂以来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一、坚持“四种意识”,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坚持“红线意识”,把职工人身安全放在首位。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新《安全生产法》,开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落实五到位”的讨论。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增强职工自觉遵守国家、公司、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反“三违”,对触碰安全“红线”的职工,坚决做到“不姑息、不避让、不妥协”。
坚持“底线意识”,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四级包保责任制”,要求在公司、车间、作业区和班组等实行逐级包保,逐级落实安全包保责任。针对计划性定修和临时性检修中存在的安全薄弱环节,专门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检查组,引入监督机制,实施立体管控。同时,对天然气、液氨等区域、配电室等重大危险源施行实时监控,确保管理责任和措施得以落实。
坚持“主线意识”,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的基础上,突出抓好文明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推进依“章”规范、依“制”管理,抓好“源头”。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一些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并实施了《生产现场安全基础检查标准和考核》,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实现闭环管理。
坚持“履职意识”,助力安全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为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的安全生产“两个负责制”,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建立百分制考核机制,使“责、权、利”实现有机统一。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部门在布置当月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还重点检查了考核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切实把好安全生产关口。
二、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制度建设,从源头构筑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根据生产工艺变化,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梳理安全风险。又细化了各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完善了《安全责任制》、《安全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和《四位一体隐患排查整改制度》,2014年根据新设备投用和新工艺使用,新编、修订了23项各类安全生产规程,细化了厂级、车间和班组级安全检查标准。
三、强化落实隐患治理,做到安全生产隐患标本兼治
1、认真贯彻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保障本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按“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要求,开展项目安全评价,保障项目的本质安全。2013年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液氨制氢系统,按照标准设计安装了液氨罐,2013年6月国家提高安全设计标准和安全设防等级,公司果断将液氨大罐拆除换成了小罐,虽然投资及经营成本增加了,但大大降低了项目的安全风险。
2、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定期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安全措施并进行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通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划分了动火等级区域:
一级禁火区范围:液氨储罐、分解系统(包括输送管道)。保护气体站储罐、中间罐、汽化器、纯化装置及管道。轧机主电室、液压站、地下室。总降:电气室内;电缆隧道(含夹层);退火:罩式炉台、管道;各机组液压润滑设备的贮油容器、管道;易燃易爆气体管道;
二级禁火区范围:液氨站属一级禁火区以外的区域;保护气体站属一级禁火区以外的区域;轧机区域内属一级禁火区以外的区域;退火区域内属一级禁火区以外的区域;氢气、天然气、油类及机组电气及液压润滑设备部位、输送管道周围5米以内;各机组的电气变配室、化学分析室及操作控制室;仓库;架空、带压管道。
三级禁火区的范围:除以上一、二级禁火区以外,其他区域均属三级禁火区域。
对一、二级区域,开展了危害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措施、考核标准及应急预案。
如制造部强化了气保站和退火车技及酸再生车间易燃易爆气体管理,安装了可燃、有毒气体警报系统,配置安全救护设备,制定相应的程序制度和应急预案,强化每天岗位人员巡检,点检和公司定期抽检。
设备部加强专业和常识培训,严格按照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动火前填写动火票,进行动火作业。检修前需严格按照三方确认的挂牌制度。
3、突出重点,开展隐患排查的分级管理
开展了隐患的分级管理。如一般事故隐患,由技术人员对隐患的整改治理立即给出措施;较重隐患,安全环保科、设备科指派人员、指定时间,在整改治理期间内整改完毕;可能影响到其他人员操作的,要停止作业,待确认隐患排除,在有关安全管理人员或场部负责人同意下,方可作业;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与公司负责人确定方法和防范措施、落实部门及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及经费和物资等,待整改治理达到原定目标时方可恢复开工;对于因设备或技术等原因自身难以排除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上报给上级安全监管部门,会同资质的治理机构及专业人员根据治理方案及时整改治理。
隐患排查方法和关键部位:事故隐患重点存在于生产第一线,是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坍塌、坠落、撞击、翻倒、飞来、落下等重大事故的作业、物质和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根据危险辨识查找隐患;根据本单位曾经发生过的事故案例,复查隐患;从未遂事故中辨别危险因素;历次安全检查中指出的事故隐患点;根据工艺与设备检查隐患点:防护装置、接地线、保险装置、电源线、连锁控制装置、粉尘矽尘防护措施、通风、易燃易爆物品贮存运输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和警示牌设置、特种作业人员证件。
4、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的落实
公司制定了全员覆盖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办法》,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年初与5个车间、7个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尤其突出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求。
强化了制度贯彻执行,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环保科负责对事故隐患的辨识、检查、监控和应急处理工作,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台帐。公司总经理对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每季度带队开展综合检查;分管副总经理、安全环保科组织的隐患排查每月不少于一次。车间主任对班组作业过程中的隐患排查负有直接责任,每周不少于一次对岗位操作点及周边情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2015年6月安全生产月期间,重点检查高温、暴雨及台风措施的落实中存在的隐患,开展公司级隐患排查2次,车间班组级排查12次,查出较大隐患8项,都得到有效整改,为企业安全渡过高温、度汛打下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