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提高建筑农民工的安全意识
浙江省二建钢结构有限公司 赵杰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更是我们建筑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由于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往返城乡,流动性较大,而且频繁更换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民工的不稳定状态,也不能全面掌握某项专业技能,给建筑业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每年农民工伤亡人数十分严重,安全形势相当严峻。因而,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已经成为当前保护农民工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建筑业农民工的现状。
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主要来自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年龄一般在18岁至50岁之间,其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60%以上;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约占60%以上。他们文化素质低,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从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事故统计来看,农民工占90%以上。
农民工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从民工受教育情况来看,有的只有小学毕业,有的虽然初中毕业,但知识水平只相当于小学水平,基本不具备应有的知识,其受教育年限和质量远不如城镇。这些人应具备的基础和知识相对较差,往往是在家盖鸡舍、猪圈的,进城后就盖高楼大厦。
虽然建筑施工企业相继出台一些政策、办法和措施,如浙建集团出版的《安全施工标准手册》,但由于违章作业等农民工自身问题引起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仍然频频发生。统计数字和客观事实表明:超过95%工伤事故是由于农民工自身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原因造成的,而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环境因素相对比较稳定,只有“人员”是最活的因素,而人员又是改变建筑施工现场、施工环境、机械设备的主体。因此,紧紧抓住“人员”这个活的因素,开展农民工安全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是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最根本措施。
二、建筑业农民工缺乏安全意识的问题及原因。
1、一些农民工大部分来自相对比较贫穷的地区,对未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期望,不会进行自我投资,对任何培训都没有兴趣。
2、不少农民工外出打工除了经济收入并没有别的目标,只关心收入的变动,而忽视了自身的安全能力。
3、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大多数是属于自愿、松散的临时性组合团体,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安全教育很难落实,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4、部分农民工对自身培训需要的认识不足,目光放得不长远,因而积极性不高,遇到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他们还会反感、有抵触情绪,没有意识到制度和培训的重要。
5、农民工的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6、由于企业用工制度和农民工自身条件所限,农民工只能找到一些短暂的工作,这种状态,使他们只能选择得过且过方式。很难激活其潜在的培训需求和培训热情。
7、用人单位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其在农民工培训问题上不愿有较多投资。这就导致一些农民工虽打工数年,但没有参加过什么培训,更不用说安全培训。
三、提高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意识的对策。
1、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理念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增强员工安全素质的形式和手段。如果我们严格按照集团要求搞好安全文化,当作业人员每天迈进施工作业区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安全文化气息,脚手架上、防护棚上和路边宣传牌上那一句句的安全警示句,“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安全生产的大敌,思想麻痹和大意”等等,通过这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警示标语,逐步将这些安全意识灌输到职工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氛围。
2、加强建筑业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建筑工地对农民工的岗前培训可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可以把课堂开在生活区、作业区。在开课时间上可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节假日、休息日、工作之外,只要有需要就开班开课。学制上也可以采取系统培训、短训、超短训班相结合的形式,使培训的成果一点一点积累。
3、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针对农民工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强的特点,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例如: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民工学校教育及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为契机,针对工程的特点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比如电焊工就是以培训电焊的安全知识为主;脚手架搭设就培训脚手架的搭设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培训。②直观的感官教育培训方式。比如情境教育,漫画宣传教育,影音电视教育,安全技能技术的演练等。情景教育让农民工有身临其感的感觉;漫画宣传以形象化的形式使农民工深深把安全生产知识印记在脑海里;影音教育是农民工获得安全生产意识的最佳教育途径。③开展文艺活动的教育方式。农民工来自农村,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占大多数,这些人往往喜欢说书、戏剧、相声等传统文艺节目,充分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能充分调动这类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情趣。如集团六分公司在宁海招商大厦项目举办的中秋晚会上,以安全为主题的相声节目,既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又把安全生产的知识技能技巧融于文艺活动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
4、工资激励、荣誉鼓励的方式。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为的就是多挣些工钱。借助农民工工资每年上涨的契机,我们可以适当地将工资分为两部分,基本工资和安全工资。对于以往的工资,定为基本工资,而需要上涨的工资,定为安全工资,以激励农民工做好自我安全防护措施。这样,既能减少企业安全管理的投入,又能使农民工得到实惠。此外,我们还可以对安全工作做的好的班组、个人,给予适当的荣誉奖励,如浙二建钢构公司每年选评的安全优胜班组、安全个人,为一线作业人员树立榜样,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是降低安全事故率,促进建筑业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紧紧把握安全生产管理和培训,坚持“安全发展”指导思想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全面提高农民工意识为目标,以预防和减少各类伤忙事故、保护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权益为目的,以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为核心,落实责任,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加大农民工特别是高危行业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力度,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建筑施工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