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科学论证 精心组织 严密监控——江北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拆除工作的实践与成效

发布日期:2013-05-31 , 点击数:2114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随着2013418日上午最后一个储油罐的拆除,通过3年多的苦战加巧战后,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仓储路上的宁波甬燃石化有限公司库区拆除工作基本完成。此次拆迁工作是我市首次对大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整体拆除。

本次拆除的主要工程:有8003000立方米固定顶罐8个;200300立方米固定顶罐20个和800立方米地下油池1个,主要储存煤焦油、乙烯焦油、裂解重油、混合芳烃、石蜡油等介质,总罐容达16000立方米。还有厂区和罐区内的管道,最大的DN200,最小的DN20,共计有约15km。厂区外DN200的输油管线从罐区到码头,全长约1.9km,这次拆除的工程量大,危险性大。

化工企业的拆除工程,在宁波大市范围内并无先例,存在“三个不明”的难度。一是管线走向情况不明。因甬燃公司成立较早,几乎所有原有管线与罐区的设计图纸均已无原始资料可寻,且经实地勘验,大部分管线存在“飞天入地”,有采用地下铺设,有采用架空铺设,尤为厂区外管线铺设路线,大多经居民、企业、铁路线与城市主干道路,给拆除工程带来了众多不确定的安全因素与协调问题。二是残留物质不明。厂区内大小罐体,原有储存化工及石油原料底数均不明,多数罐体及罐体连接管线采取混装与混输,又因多种物质特性不同,危险程度有高低,给具体清罐与动火等施工作业带来难度。三是安全风险因素不明。因该公司涉及的罐体、管线及相关危险物质,需要涉及罐体与管线的切割动火,进入罐体的有限空间及吊装作业,原有物流的清运及吹扫作业等多项高风险特种作业,存在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等众多不明安全因素,给现场施工的安全监管带来不小的难题。

为确保这一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拆除,江北区政府和区安监局以科学安全为原则,以组织健全责任落实为基础,以实时监管重点监控为手段,以全勤备战应急到位为保障,确保拆除工程安全实施,确保重大项目按时推进。

一是以科学安全为原则。根据“以科学的态度,安全至上”的工作要求,在拆除工作开始前,通过邀请相关专家与部门实地勘验,反复论证,请安全评价甲级单位编制完成了甬燃拆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与风险评估报告,基本理清所有管线走向及罐区残留物质基本特性,明确动火、清罐、切割等18处重点风险防控措施与主罐区、铁路沿线管线区等15处主要危险目标。为下一步正式开展施工把牢关键。

二是以组织健全责任落实为基础。江北区张飞宇副区长就甬燃拆除工程多次召开区级各部门协调会议,并任项目总指挥,成立了以公安、消防、交警、环保、安监、质监、铁办等11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与现场工作小组,通过区政府会议纪要明确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与各自工作职责。同时选定具有化工甲级资质的监理单位,作业政企沟通桥梁,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具体细节。

三是以实时监管重点监控为手段。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以区安委办牵头,部门参与共同编制完成了《宁波甬燃油库拆除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还根据现场动火、登高等具体危险施工环节编制了专项应急措施,并编辑了应急管理工作手册,发送至各部门与施工单位。同时制定了现场动火作业报告与三级审核制,工地安全例会制等现场安全监管措施。现场工作小组对日常施工实行实时监管,对涉及动火等危险作业,实行重点监控。通过作业程序、人员资质等审核,落实消防应急资源,做到全勤备战。

由于组织科学,措施得当,宁波甬燃石化有限公司库区拆除工作得以基本完成,为我市今后对大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拆除作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经验。

                                 (忻秉明 张绍纯  周明皓 翁启红)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