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维修电工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因素分析

发布日期:2016-11-07 , 点击数:2091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维修电工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因素分析

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   杨志惠

 

一、关于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的分析

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习惯性违章方式有习惯性违章操作、习惯性违章指挥等。所谓习惯性违章操作,是指不能根据电工维修的实际规范,进行相关制度的遵守,而是对于一些不规范的习惯行为的依赖,导致日常的维修工作的弊端。比较常见的违章操作行为有,安全帽佩戴意识的缺乏,高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带的缺乏、更换保险过程中的防护眼镜的缺乏。这些习惯性违章作业行为,不能实现对安全规章的有效遵守,不利于实际施工活动的稳定运行。

所谓习惯性违章指挥,就是相关维修工程的管理人员,在维修作业过程中,不能根据相关的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施工指挥。这种不良的指挥方式,不利于日常维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性违章行为,我们要进行相关心理的改变,纠正习惯性的违章动作。

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具备潜在性的特点,因此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通过相应方式的优化,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运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诸多的违章行为是电工维修人员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导致的,存在一定的轻视心理,侥幸心理。比如在电工维修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警示标志的不理睬,长期违章作业,最终导致了相关的安全事故。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传播,容易导致整体施工队伍不良施工风气的形成,不利于维修工作的整体环节的优化,这与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传承性、感染性,是密不可分的。

一些习惯性违章,比如错误搭接试验电源的行为,不对其进行制止,会导致其他维修工的不良效仿。特别是对于一些新进的维修人员,如果不能保证其良好的电工维修行为,就不利于新进员工的自身行为的规范性,也就不利于安全事故危险的消除。习惯性违章行为具备排他性的特点,一些维修电工由于受此心理的影响,不能进行相关安全操作行为的遵守,从而不利于实际维修工作的稳定运行。

二、关于安全理论的逆向思维的分析

为了促进日常电工维修工作的稳定运行,我们要进行维修电工的相关行为规范心理的研究,通过对这些心理因素的剖析,找到避免不安全现象的措施,促进工作质量效率的提升。这需要我们针对相关的安全理论进行逆向思维型的分析,以确保其违章性操作心理意识的剖析,以稳定日常维修工作的正常运行。目标效价和期望值都很高时才会有较高的激励力量;只要效价和期望值中有一项不高,则目标的激励力量就不大。例如,对单位开展的安全技能考核工作,有的维修电工认为这种考核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很重要,同时经过努力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就会认真进行准备,积极参与。

这种期望性理论知识对于安全管理具备良好的指导作用。它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应用,实现单位的目标效价的有效设置,促进维修工作的积极性的提升,有利于日常维修工作系统的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单位应重视安全生产目标的结果和奖酬对维修电工的激励作用,既充分考虑设置目标的合理性,增强维修电工对实现目标的信心,又设立适当的奖金定额,使安全目标对广大维修电工有真正的吸引力。

三、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因索的分析

1.通过对期望值理论及其逆向思维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安全行为的发生因素,及其违章行为的导致因素。期望值理论提倡这样的价值观念,一件事情的发展,必然有其内在动力的推动,这个推动力大小与预期价值及其实现的可能性有关。因此,由于过低的安全行为效益,不能有效形成安全行为的动力,从而不利于习惯性违章行为的避免,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但是实际情况是,安全行为的效益往往是无形的,其带来的效益是独一无二的,它并不是短期性质的,而是一种长远性的利益。所谓概率模糊是指安全的行为实现安全的结果的概率大小是不确定的,我们无法确定有多少安全的行为才能创造安全的结果。为了安全目标的实现,我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人人、事事、处处讲安全,要求安全,用最大的努力追求全面综合的安全状态。事故却可能因为一个人的违章行为或者疏忽不期而至,从而使得所有的安全努力毁于一旦。

违章行为的发展,必然有其内在的动力,我们要根据这些动力因素展开分析。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能限制其违章行为的发生动力,就能促使违章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降低。违章因为可以达到某一目标,因此它才具备一定的违章行为动力,这不利于违章行为的效益的提升。比如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过分缩短工期、抢时间等的观念,推动了不安全施工的产生,进而不利于安全性规范行为的发展。违章行为的结果往往是可以量化或者用有形物体来表示的。因此,违章行为的效益是有形的,通常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违章行为的概率模糊和安全行为的概率模糊是两个趋向,前者的概率模糊是感觉偏低的,而违章行为的概率模糊是感觉编高的。违章行为者通常认为该违章行为可以很好地达到所追求的行为目标,一般实现的概率比较大。

2.我们看到违章行为及其安全行为的发生都是具备一定的动力,并且两者的关系是矛盾的。安全行为的规范,能够促进违章行为的减少。为了促进日常安全行为的规范,及其违章行为的弱化,我们要进行相关措施的采取,通过相关安全行为的规范,确保安全工作行为的实现,保证违章行为的弱化和施工安全系数的增加。为此,我们要积极采取相关的施工方式,促进安全施工行为的实现。要进行相关行为的规范,采取安全周期的延长与维修电工个人薪酬的挂钩政策,促进维修电工的个人操作行为的规范,确保其内在积极性的提升,以保证安全施工的实现。全方位的多元效益,是指全体维修电工都要被激励,都要能够看到安全工作的效益。为了使每个维修电工都感受到安全的效益,我们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和办法,对维修电工的安全行为进行激励。弱化违章行为首先需要从违章动因入手,减弱违章的动力;其次需要对违章行为进行校正和监控。而降低维修电工违章行为发生的概率,则需要通过维修电工自身安全意识和心理的改变,如通过各种安全宣传活动以及安全实践活动,让维修电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违章的危害。

我们要采取相关措施,实现对违章行为的抑制,确保管理措施的深化规范。如对不安全性操作的记录,深化工作责任制度的落实,要求发现违章就敲一次警钟。对发现的违章要进行操作全记录,可以通过人或者机器来进行,使得整个操作过程全都有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