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活而不忘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句话是孔子和孟子在几千年前就告诫我们的警言,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安全就伴随我们走到今天。安全涉及到每个人,安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可以说生活离不开安全,安全就是生活的本身。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一直依赖着“安全”,走过风风雨雨,实现人生的价值。不管我们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从事着什么工作,耳边总少不了听到这样一句话:“小心,注意安全!”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希冀,既有警告,也有关爱,更有一种对生命的敬仰。警告是要我们认真做好工作,不要麻痹大意。关爱是因为家人和同事希望看到我们健康平安。
我们经常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当我们听到很多凄惨的安全事故时,可能仍会很漠然,总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仅仅只是同情罢了。但当我们真的亲身经历了安全事故的时候,才会真正体会到“安全”二字的重要性。看着那些被安全事故所造成的面目全非的尸首和永远倒下的年轻生命时,它将成为我们永远回忆的切肤之痛。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从我做起,从各自岗位做起,时刻紧绷安全之弦,从严要求,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安全专业知识,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我们每一个企业,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严把安全生产关,只有安全生产这个环节不出差错,我们的企业才能争取更好的业绩。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安全生产是企业和社会永恒的主题。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意义就在如此,她是一种警示性的宣传教育,提醒你我他共同关注安全。
今年我们迎来了第十二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强化安全基础,推动科学发展。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职工,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自从1980年第一次开展“全国安全月”活动以来,已经走过了34年,在这34 年中,我们经历了从1980至1984年开展的5次“全国安全月”活动;从1991至2001年开展的11次“安全生产周”活动;从2002至今年开展的12次“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就是为了加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积累和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特别是近12年来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对安全生产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就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社会环境。
“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反复告诉着我们一个道理,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生命,人的生命延续来自安全,企业的生命延续也来自安全,安全是一切生命、生产、生活的保证。所以,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安全就是效益,企业效益来自安全,企业的发展来自安全,失去安全就会面临危险,丢掉安全,就可能孕育灾难。所以,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检查、监督,目的就是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事故的发生。安全就是幸福,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幸福就是家庭平安,就是生活宁静,就是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安全就是责任,安全工作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按照“四不放过”以及“谁主管、谁负责、谁就是第一责任人”的原则严格管理。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的氛围,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在我们心中,安全在我们手中,安全在我们每位领导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具体生活工作中。让我们深怀对安全、对生命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用实际行动开展好第十二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为生命谱写更加和谐动听的安全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