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浙江科学用好安全生产考核指挥棒

发布日期:2017-01-05 , 点击数:1187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17年1月3日,新年的首个工作日,浙江省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第一考核组就马不停蹄进入督查考核模式,正式启动2016年度责任考核督查。

    用好安全生产考核指挥棒,才能真正发挥考核的力量。近年来,浙江不断创新考核理念,通过给每个市写年终评语、“党政双签”、弱化事故指标分数、加大管理指标分值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动安全生产考核办法更加完善、科学,由此带来的不仅是各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不断加码,更有安全理念的变化。

    融入平安考核 占比越来越大

    “平安浙江”建设是各级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被列入“平安浙江”建设的“六个确保”重要目标。浙江省安监局持续保持与省平安办的密切沟通,将年度安全生产考核中的关键指标纳入平安考核体系,并每年对相关指标和分值进行调整。经过多年调整,目前,在平安浙江考核中,安全生产分值为180分,占了近五分之一。

    近两年来,浙江坚持把加强“党政同责”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意见》就对“党政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也纷纷落实有关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7个市制定了细化规定。

    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签订上。每年年初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政府主要负责人与各市政府、省级有关部门、省属有关企业逐个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市、省级有关部门和省属企业也均与下级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全省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签订从省、市、县、乡镇、村居到企业,直至企业车间岗位,实现了全覆盖。

    浙江逐年扩大了考核对象的覆盖面。近年来,考核对象新增了省发改委、商务厅以及省国贸、农发集团等部门和单位,数量比2006年增加了近40%。考核对象的设置也进一步体现了“三个必须”原则。

    不仅如此,2016年以来,杭州、宁波、温州、嘉兴、金华、衢州、丽水等7个市均实行了市长和各副市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副市长再与分管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办法。这一措施不仅强化了地区安全生产全领域的“一岗双责”,更加大了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力度。

    有的地方还实现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党政双签”,即党政主要负责人与乡镇(街道)党政负责人共同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在2016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上,舟山市普陀区就实施了党政领导同签责任书,意在“建立起责任连带、风险共担的责任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党政同责’的理念”。

    一份年终评语 工作有了抓手

    从2014年起,浙江对各市的安全生产考核结果通报中,还附有一张点评表。点评意见一般五六百字,既肯定成绩,也指出不足、提出建议。

    2015年,省里给杭州市的点评中,肯定了该市在责任制建设等方面的成绩,同时指出要重点抓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油气管网等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与事故防控,进一步减少各类事故。而对发生过重大事故的台州市,评语建议认真分析道路交通、渔业船舶等行业领域事故多发易发的特点和规律,落实监管责任,堵塞管理漏洞。

    各市普遍认为点评准确到位、符合实际、导向鲜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杭州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说:“点评让我们服气,也让我们工作有了很好的抓手。”

    点评意见是浙江省安委办在对考核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日常工作和检查督察等情况所给出的综合性考评意见,也是对各市工作的定性、定量分析。

    从2014年起,浙江逐步对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作出调整,着重修改了年度安全生产考核优秀的名额比例。2014年,将考核优秀名额占比降为50%,2015年进一步降低至30%。省安委办认为,考核有指挥棒的作用,若年底考核大家基本都优秀,做得好和做得一般最终结果是一样的,就不能算真正发挥了作用。

    近两年来,浙江还突出对负有专业监管职责、行业指导责任等性质部门的工作考核,逐步改变了以往对各市政府的考核中安监部门“唱主角”的现象,树立了各市、各行业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同等重要”的工作理念,增强了地方政府“大安全”的意识,同时推进了省级行业部门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

    强化过程管理 降低事故权重

    浙江考核创新的另一大亮点是考核内容的变化,从原先对结果的考核转变到对过程的考核。

    考核,不能将其简单化为“胡萝卜加大棒”。随着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浙江事故起数指标数和死亡人数指标数在不断下降,指标下行的难度越来越大,以数字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浙江认为,既要重视考核,又不能简单以事故数字作为考核的整体,而应注重推进全省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在考核内容上,浙江逐步降低事故指标考核的占比权重,扩大安全管理工作指标占比权重,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过程管理,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转变安全生产“靠运气吃饭”的思想观念,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投入。

    在年度考核的具体工作任务上,浙江省还逐步减少由安监部门单独负责即可完成的工作项目,增加了必须由当地党委、政府制定出台重要制度、办法的工作任务,加强了对由其他行业部门独立完成或者牵头完成的项目的考核。

    近年来,浙江不断就安全生产考核推陈出新。2016年,全省的考核中加大了对危化品管理、G20峰会期间事故、消防硬隔离等底线措施不到位情况的扣分分值。宁波市还将群众对安全生产的“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安全感。

    浙江将平时的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暗访暗查、专项抽查等工作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统计,通过对被考核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跟踪,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被考核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真实成效。该省还将省级安全生产重点部门对各地的安全生产行业专项考核分数折算后,纳入政府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结果。

    这种考核指标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创造了更全面、客观评价地方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的契机。

    目前,浙江安全生产考核仍是事故数字的硬性指标所占比重大于安全管理工作软性指标的比重。此外,现有的考核指标设计上仍存在不足,比如对一些安全监管具体工作考核过多过细,而对政府在安全生产执法机构设置等宏观的方面考核力度还不大。再比如,考核评分标准的设定上,还没有完全达到各个项目可量化的要求,考核方式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等等。浙江省安委办负责人表示,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破解,浙江将不断调整完善,让考核成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利器。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