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监局通报2016年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回头看”检查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标准化创建和运行质量,了解达标企业的运行情况,规范中介机构评审、咨询行为,督促企业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市安监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回头看”检查的通知》,市安监局、市安全生产协会组织专家对各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进行了抽查。
市安监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回头看”检查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会同市安全生产协会,综合考虑达标企业行业、专业、类型和评审单位等要素,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检查内容,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合理选择企业抽查名单。抽查的60家企业中,一般工业企业50家,危化企业6家,矿山企业2家,烟花爆竹企业2家;覆盖全市17个县(市)区;涉及17家评审单位和15家咨询单位;涵盖冶金、有色等11个达标行业,电镀、打火机等24个达标专业;包括17家初次申请企业,23家延期复评企业,20家免审换证企业。
本次抽查从6月初开始,历时三个月,成立了4个由市局、协会和专家人员共同组成的检查组。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台账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从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评审咨询情况等四个方面开展抽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现场反馈给被检查企业和所在县(市)区安监部门。经检查组评议,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和持续改进较好的企业有9家,占总量15%,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和持续改进较差的企业有8家,占总量13.3%,一般企业43家,占总量71.7%。
通过对60家达标企业的抽查,全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总体是好的,成效是明显的。
(一)达标企业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近年来,各地通过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大部分企业负责人逐步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健全机构、安全培训、设备维护、隐患治理、应急救援、机器换人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善了现场安全生产条件。
(二)工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随机抽查的60家达标企业,自创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以来,均未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或较大涉险事故。在座谈时,企业普遍反映自达标以来,风险控制、隐患排查等工作有了明显加强,工伤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
(三)相关配套政策得到较好贯彻和落实。自2013年市级八部门联合印发《宁波市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以来,各部门分别制定了相关激励和约束配套政策,达标企业在工伤保险费率、著名商标、市长质量奖、名牌认定、和谐企业创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两代表一委员等级评定、部分进出口业务以及新建项目和部分招投标等工作中均能享受相关政策。多部门协同推动标准化创建的工作格局日趋完善,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同度进一步提高。
但在此次检查过程中,仍发现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基础管理台帐缺乏针对性。基础管理共提出206条整改项,平均每家企业有3.4条,同比去年“回头看”4.7条下降了27.7%。主要问题有: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修订更新滞后;法律法规未及时更新识别;职业危害及员工健康档案资料不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不全,未闭环管理;安全培训教育针对性不强等。
二是设备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安全设备设施共提出280条整改项,平均每家企业有4.7条,同比去年“回头看”3.9条上升了20.5%。主要问题有:各类设备档案、检查记录不全;冲床等传动部位防护装置不全;电器设备接地不到位,部分未安装漏电保护器,临时用电不规范;移动电气、电动工具、电焊机等绝缘电阻未定期检测。
三是作业环境共性问题突出。作业环境共提出92条整改项,平均每家企业有1.5条,同比去年“回头看”1.8条下降了16.7%。主要问题有:危险作业审批许可未落实到位;车间内应急疏散标志不全;安全通道有堆物堵塞现象;职业危害岗位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不全。
四是咨询不到位、评审把关不严。主要问题有:免审换证企业运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咨询单位未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指导企业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基础管理台帐,未指导企业彻底整改安全隐患;部分咨询单位由个人全包,专业技能不足,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部分评审单位整改复查以资料照片替代现场验证。
针对检查情况,市安监局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要督促落实整改。对检查组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各地安监局要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并确认,余姚、慈溪两地安监局还要对省安标委“回头看”反馈的问题抓好落实工作。市安监局将对较差达标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抽查,对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约谈、摘牌等措施;各地要针对以上突出问题,有重点地开展达标企业“回头看”检查工作,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纳入年度执法计划。
二要定期开展自评。各地要督促达标企业对照行业评定标准和“回头看”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自评工作,并汇总自评情况,形成自评报告,在企业内部进行公示,对不符合项,要严格落实整改,年度自评报告每年报所在地县(市)区安监局备案,通过自评、整改,逐步提高达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三要加强中介管理。各中介机构要按《宁波市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办理执业告知手续。咨询单位要配强配齐专业技术力量,强化内部管理,切实提高咨询服务的质量;评审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评审制度和流程开展评审工作,加强评审员业务培训和内部管理制度落实;各地要对本辖区的咨询单位进行排摸造册备案,完善基础信息,定期抽查咨询质量,对咨询质量不达标、人员不符合条件的单位要采取约谈、警示和黑名单公示等有效措施。
四要强化创建质量。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初次申请及延期换证企业的创建质量管理,要认真核实免审换证企业申请材料,掌握换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持续改进、体系运行等情况,对不符合免审换证条件的,督促企业开展延期复评换证工作,有效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