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柔性管理”,企业管理者必须坚持“以情为重”,体现“管理是最大的关爱”理念的核心内容。
企业的主体是员工,员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企业生产要安全,首先是员工思想意识要安全,否则企业安全生产就是空中楼阁水中月。企业要正确分析员工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从不同层面加以深入了解和研究,多沟通、多理解,在感情上拉近距离,时时处处掌握员工的喜、怒、哀、乐,及时调整他们的心态,随时纠正、引导他们的行为朝着健康、正确的轨道运行,防止员工情绪化失控造成安全上的负面作用。其次,安全目标管理、决策一定要重视调查研究,吸纳员工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目标制定要切合实际,科学合理,制度规范要符合企业行业的特点,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三是企业安全管理要综合运用采取多种激励机制,如物质、理想、目标、价值激励等,使员工主动的、自觉的接受企业安全管理,由被动安全管理,变为我要安全管理。事实上企业在贯彻落实规章规范、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除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要求外,应少用指令性、命令式的语言和口吻,而从引导人、激发人的角度,在工作中时刻树立“管理是最大的关爱”的理念,处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去关爱员工,去处理问题。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老是站在管理者、教育者的角度看问题,用“我说你听、我讲你服、我打你通”的态度来做管理工作,结果肯定是事倍功半。
“柔性管理”还需从日常的一点一滴中发掘管理的内涵。某企业一车间的一名员工结婚,请同车间的同事赴婚宴。同事结婚赴婚宴少不了喝酒,热闹一番,但该车间员工有好几个是特种作业人员,如饮酒后工作则明显违反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企业安全制度规定;如强制员工不饮酒,员工心理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企业安全负责人在与该车间主任商量后,考虑到这段时间生产任务不是很忙,在同该车间员工说明情况,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决定放假半天。使员工体会到了企业的关怀和温暖,同时也强化了安全生产的意识。
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激发员工的才智和力量。人是有感情的,人是一笔潜力巨大的财富,要激发人的力量和才智,最有效的手段是以情为重,用情感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在抓规范制度的完善落实过程中,既要有严格的要求、严明的态度、严肃的纪律;也要有“和风细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要坚持原则、不讲私情;也要把握尺度、体现关爱。只有把握住人性的特质,贯之以情,情理交融,才能获得人心,发挥人的潜质,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焕发勃勃生机。
(作者:安徽省长丰县安监局 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