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底线就是网络的生命线

发布日期:2013-08-26 , 点击数:1633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刚刚结束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要求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这一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响应和广泛好评。

“七条底线”的要求并不高,无论是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还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都是一个公民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但是它的现实意义却十分重大,可以说“七条底线”是针对当前各种网络“流行病”的一剂良药。

互联网从上世纪90年代逐步兴起,到现在全面普及不过仅仅20多年的时间,但就是在这20多年中,随着人们对互联网认识的加深,人们对互联网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从一开始的毫无戒备,到其后隐隐的不安,再到现在深深的忧虑,这个过程反映出来的核心问题就是在网络充分展现出其改变世界、改变生活的强大力量的同时,网络病态化倾向也在日益严重。

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变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信息越来越多,真伪却越来越难以辨别,混杂着各种谣言、传说的“信息”,让人无所是从。网络技术的升级为沟通交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但罪恶往往与技术同步,当前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依托网络技术产生了诸多新的变种,让人防不胜防。更有网民把网络当成不良情绪的渲泄场,污言秽语、人身攻击,喊打喊杀、谩骂约架,暴戾之气从网上弥漫至网下。而公民的个人权利在网络上也常常会受到意外侵害,随意揭人隐私,动辄人肉搜索,无辜者屡屡躺着中枪,让互联网好似险恶的“网络江湖”。

“网络病”久拖不决,最终会葬送人们对网络的信心,制约网络的发展前景,而治疗“网络病”只能靠规则的力量。网络的自由必是建立在规则意识之上的自由,“七条底线”明确的是最基本的网络规则,体现的则是在国家法律法规之外,网络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净化的能力,是网络名人作为网络核心力量的责任与担当。

20多年来,网络的发展表现出了“其兴也勃焉”的蓬勃生命力,但能否走出“其亡也忽焉”的发展陷阱,关键就要看网络能否做到运用有效的规则实现对自我的约束与管理。网络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喻为是一种足以改变世界发展进程的强大技术力量,但是这种技术力量必须要受到人类道德伦理和法律规则的控制,否则就会从天使沦为魔鬼,重创人类的现实与精神世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底线就是网络的生命线,守好“七条底线”才会有网络的健康发展,也才会使网络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的需要。(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要闻)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