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 千日永续
宁波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千余天
2014年5月30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宁波正式步入地铁时代。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下,在市安监、交通等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坚持“坚韧、善为、创新、求精”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安全正常、方便有序、形象良好、服务优质”的工作要求,狠抓安全运营,不断提升运营服务,向社会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自开通以来,截至3月初,全线共开行列车43.1万列次,列车正点率99.98%,运行图兑现率100%,累计运送乘客1.66亿人次,列车累计安全运营里程达到1238万公里。宁波轨道交通线网各项运营、技术指标表现良好,安全运营千余日。先后荣获宁波市公共交通客运行业安全工作优秀单位、宁波市“平安公交”创建活动优胜企业、宁波市消防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所有成绩和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两个字——安全!
安全责任 有效压实
目前,宁波轨道交通全线运营里程75公里、51个车站,每天平均客流量在28万人次左右,最高一天的客流直逼100万人次。仅看这个数据,就可以想象,宁波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压力。
自开通以来,宁波轨道交通始终把安全运营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每年上班第一个会就是安全生产工作会,这已成为运营分公司的工作惯例。工作中,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求,成立以指挥部(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运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署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把安全责任压紧压实,牢牢把住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关卡,形成群防群控、纠建并举的安全防范责任体系。
安全运营 制度为纲
秉承“慎、严、细、实”的安全管理原则,强化制度建设。
一手抓“建章立制”。累计制定企业规章制度450余项,其中公司级运营安全规章23项,囊括安全教育、劳动防护、消防管控、应急指挥、特种设备等安全管理方方面面。此外,在每年开展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梳理和合规性评价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文本制度的去芜存菁,精简优化,仅2016年,修订安全规章17个,废止1个。真正确保企业安全规章 “上承法律标准要求,下接运营生产实际”。
一手抓“执行落实”。以台账内页和信息化系统为重要媒介,以安全例行检查、安全举报监督、安全宣教活动为重要手段,以绩效考核和安全奖惩为重要工具,引导员工学习制度、理解制度、遵守制度。严格实施“一标准、一执行、一考核”的“三个一”制度,落实考核机制,让安全制度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而不是虚张声势的“稻草人”。
本质安全 管在实处
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保障工作不仅在运营期间,更多工作是在运营结束后的“午夜场”。供电、安全门、票务、给排水、照明灯数十个系统、数百台设备,行调、维修、车辆、客运等数千名工作人员的24小时全天候保障,才能为每天数十万名乘客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服务。
我们谨用2016年度的一组数字来盘点安全运营是如何实现的。
训——7.6万人次参加安全培训
轨道交通运营工作涉及人员、车站、车辆、供电、信号、通信……多达几十个环节,上千人参与,需要调试数十个系统,一个小环节不达标,就无法顺利运行。一直来,宁波轨道交通特别注重运营安全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2016年全年组织各层级安全教育培训2242次,参培人员7.6万余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客运安全、应急救援、反恐等各个方面。
练——组织6000余场次应急演练
屏蔽门夹人夹物,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按下站台立柱上的列车紧停按钮使列车紧急制动,然后手动打开屏蔽门解救乘客……
这是运营结束后,地铁站里经常出现的演练画面。运营分公司每月组织部门、班组级实训演练达百余次。2016年共完成大型演练29次,部门演练305次,中心及班组演练6013次,提高了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检——271名“保健医生”一颗螺丝钉都不能漏
宁波轨道交通现有列车61列,配备了271名维修保养人员。他们象“保健医生”一样,每天对列车“望闻问切”。根据车辆运行时间或走行公里数,分等级进行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包括日检、双周检、三月检、年修、架修、厂修六大修程。
就日检来说,下午五点到第二天早上九点是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时间,每个班组约18人,需承担起37列车的检修作业。一张张电客车日检工单,上面所列的项目包括车底及两侧、功能作业、受电弓等检查。仅一辆电客车车底的防松标记,就需要检查几千个之多,一颗螺丝钉都不能漏。
查—-各级安全检查逾万次
指挥部(集团公司)、运营分公司、各部门班组等安全检查分层、分类、分阶段地针对性开展,确保每日都在查、每项不放过、问题均闭合。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轨道交通运营全年共开展各层级安全检查10360次,及时有效地排查了各类隐患,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严——查处违禁品4.3万余件
在新线开通前的特殊时期,运营分公司会对全线所有车站按照客流量划分,加派安保人员,特别是客流量大的重点车站设置安检通道隔离装置,并开启安检双通道,保证乘客有序通过安检。
在清明运输期间,轨道交通治安分局成立安保领导小组,并分别在鼓楼站、霞浦站、宝幢站等一线设立基地和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确保警令畅通。据统计,全年共查处违禁品43821件,其中管制器具941件,管制刀具853件,易燃易爆物品6276件;盘查人员271722人次,其中前科人员7920人,逃犯33人。
平安站区 上下联动
轨道治安分局和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共同牵头的轨道社会综合治理“平安站区”创建工作,在轨道运营沿线各站全面铺开。全体站务工作人员、安检员、保洁员、保安员、民警、辅警,自觉把做好“平安站区”创建工作成为一项常态性、共识性的工作,成效明显。如1号线鼓楼站,成立“平安站区”巡逻队,不定时在车站内开展携装巡逻,强化面上防控;同时,还开展了保洁员佩戴“治安联防”红袖标活动。宁波大学站,积极主动与周边宁波大学等高校联动,在校园内设摊开展平安创建宣传,对新生进行轨道交通各类禁、限带物品宣传,与校园保卫处对接,对携带违禁品进站乘车学生情况进行通报。宁波火车站,针对人流量大、乘客成份复杂的实际,警站双方定期组织召开“平安站区”创建工作交流会,研判分析安全形势,织牢织密安全防控网。中河路站,为提高北仑市民安全出行意识和宣传轨道交通安全知识,开展了“轨道安全知识现场咨询”活动。
2017年是宁波轨道交通“提速增效年”,宁波轨道交通将秉承“坚韧、善为、创新、求精”的轨道精神,全力以赴,加速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把安全运营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好,为甬城百姓绿色出行、安全出行、便捷出行打下更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