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北仑区打造特色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保障平安

发布日期:2017-05-22 , 点击数:2035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年来,北仑区建立以社区(村)为基石、多元主体参与的“防、减、救”一体的新机制,实现自然灾害救助效益最大化,连续多年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数量居全市首位。

 一是创新防灾方式。推行综治、安监和消防网格化管理,实行灾害天气动态巡查、安全隐患不定期互查工作机制,并给每位灾害信息员配备一台装有平安通、E宁波、消防等APP的手机,信息员通过平台客户端将拍摄的隐患、灾害照片和视频实时上报,截至目前,已通过灾害信息员上传的信息,及时整改、消除各类隐患829处。

 二是建立交流机制。抓牢试点契机,以社区为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组织全区性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暨学习观摩会,邀请社区减灾工作成效突出的社区代表到其他社区以身说法指导创建工作,平均每年举办开展学习交流活动10余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从当初的2个发展壮大到如今的20个,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三是培育特色社区。根据各个社区的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综合减灾社区。如横杨社区针对辖区企业多、外来人口多、风险隐患多的“三多”特点,在管理体系建设、宣传教育培训、灾情应对处置方面形成颇具社区特色的“三三工作法”获得了国家减灾中心领导的一致好评;高河塘社区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制定发生突发灾害时保护弱势群体的一对一、多对一工作对策,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作为唯一的观察点,向世界分享北仑减灾的经验。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