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余姚市安监局创新监管模式 加大五类行业的职业健康监管治理

发布日期:2017-06-09 , 点击数:1346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自20016年7月余姚市安监局开展“五类行业”(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金属冶炼、通用设备制造、蔺草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以来,不断探索职业健康监管模式,改进监管方法,走出了一条从被动到主动、从粗放到精细化监管的新路子。
  一是向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下发《职业病防治责任告知和宣传书》。为顺利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明确治理目标、治理意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市局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员和各乡镇安监所180余人按所属区域分期分批进行业务培训,并向企业主要负责人下发《职业病防治责任告知和宣传书》,要求其在单位公告栏公示,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明确治理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责任。
  二是制订《职业卫生专项治理约谈制度》。“五类行业”专项治理期间,企业、负责人对未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相关工作要求和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不力的进行集中约谈、警告,下发警告通知书,企业主要负责人当场亲笔写下职业健康专项治理承诺书,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将依法予以处罚。
  三是组织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安监所开展联合执法。市安监局在切实抓好服务工作的同时,针对80余家“五类行业”工艺设备设施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会同各乡镇(街道)安监所创新工作方法,坚持监管重心下移,强化“监察先服务,治理先送技术”的工作理念,委托专业的职业卫生中介服务机构对“五类行业”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核实、评估,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便于实施的工作方法,以此提高治理效率,提升治理水平的目标。截至目前,行政处罚“五类行业”企业6家,98%的企业已与中介机构签订定期检测、职业卫生档案建立等技术指导服务合同。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