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近,随着天气转热,已经进入学生溺水事故高发期。按照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预警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为切实做好学生溺水防范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亡人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县教育局再次要求各地各校:
一是提高认识,切实把学生溺水防范工作作为当前学校的重点工作抓实抓好。各学校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提高做好溺水防范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认真做好《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安全承诺书》的发放、签订及回执回收工作的基础上,要切实抓好“中小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的落实,做到与学生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有效提升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学生的安全监管,确保学生不到危险水域附近游玩或游泳,自觉回避溺水风险。
二是把握重点,切实做好学生离校后的延伸管理工作。学生自我管控能力较差,尤其是中、高考结束,脱离学校后思想容易放松,会做出私自下水等危险行为,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各校要通过橱窗、板报、电子屏幕等,加强“预防溺水,珍爱生命”安全教育。同时,要通过开家长会、告家长书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提醒家长加强学生离校后的延伸管理,确保学生“脱管不脱控”,避免学生脱离学校管理后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是强化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及其家长溺水防范意识。各学校要始终把溺水防范工作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时时讲、处处讲,反复强调,通过不断的重复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及其家长的溺水防范意识,尤其是加强毕业学生、男学生、留守儿童、农村学生等重点群体及其家长的溺水防范意识,促使防溺水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加强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各教办和学校要积极会同当地党委政府及公安、水利、住建、安监、气象等部门组织力量切实加强对本区域内山塘、水库、河流等重点区域的隐患排查和治理、监测、避险、预警等工作,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及时在危险路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要积极调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基层和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充分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协力建设防溺水工作风险管控和自查、自报、自改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完善、细化溺水应急处置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常备不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高效开展救援及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