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江苏能建机电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验收,泰州市高港区又一企业成功提档升级。
高港区2016年5月被定为全国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样板地区,区安监局局长胡怀扣感到“压力很大”,因为全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搞不好不是砸了高港的牌子,而是砸了泰州的牌子、江苏的牌子”。
高港区内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有早有晚,大企业和骨干企业先行一步,不少小微企业则走一步看一步。近年来,高港区按照“典型引路、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标准化创建的科学路径,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敦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如今,区内173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三级标准化验收,其中2家企业通过一级标准化验收;全区538家小微企业中,已有323家通过标准化验收,达标率超过60%。
高港区是如何有效推动这项工作开展的呢?“简言之,就是有一套实用的制度,有一帮会管理的人。”胡怀扣回答。
结对联系抓推进
安监部门上门服务,有时企业怕受处罚,有些短处不敢亮;同行专家手把手教,企业没压力,效果显而易见。
不用走进生产车间,在厂房外墙上“游弋”的一条巨大金龙鱼就表明这是一家粮油企业——位于永安洲镇的益海(泰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海粮油)是高港区粮油食品加工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带头大哥”。
“以前我们的安全管理照搬美国经验,2011年开始搞标准化创建,逐渐将各项标准与原有制度做了一些整合,使我们的安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益海粮油安全总监杨华直言,“目前我们是二级标准化企业,正在争创一级。”
据胡怀扣介绍,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高港区先后成立了危化品、冶金、粉尘涉爆等6个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行业委员会日常活动实施办法。各行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企业举办专家讲座、现场观摩交流等活动,推进标准化创建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解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标准化创建和运行过程中“没人抓、不会抓”的问题。
前不久,高港区安监局在江苏汇福油脂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了工贸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安全专家专题讲座,相关企业的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均参加了培训。释疑解惑的专家正是杨华,他就粮油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工艺、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讲解。
高港区还在每个行业选取1家至2家示范企业,实行“1+2+N”的结对模式,通过行业标杆企业引领示范和结对帮建,带动企业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目前已有5家示范企业,今年计划培植25家。”高港区安监局副局长李忠钱说。
以益海粮油为例,该企业结对帮扶泰州正大饲料有限公司等2家粮油企业,杨华及相关人员常与这2家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模式、管理思维等方面的交流,辅导企业具体负责标准化创建的工作人员。
“安监部门上门服务,有时企业怕受处罚,有些短处不敢亮;同行专家手把手教,企业没压力,效果显而易见。”李忠钱表示。
专家点评抓规范
专家逐家开展“个性诊断式”安全培训,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打通标准化创建“最后一米”。
去年,高港区安监局邀请3名市级安全专家,对益海粮油等7家标准化试点企业存在的70余项问题进行归类讲评,形成点评报告并逐条提出改进建议。“邀请专家点评能够进一步规范标准化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胡怀扣表示。
在此基础上,今年3月初,高港区启动了“安全专家企业行”活动,邀请省市两级安全生产专家与企业负责人、车间主任、班组长、职工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
专家对拟申报一级和二级安全标准化的企业逐家开展“个性诊断式”安全培训,从管理人员职责及法定义务、企业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班组安全管理及安全文化、安全检查技术及隐患治理、异常工况处置及应急救援等五个方面进行讲析,“打通标准化创建‘最后一米’”。
“对于那些连专职安全员都没有的小微企业,我们计划10家企业固定1名专家帮助创建,企业还可以自己聘请中介机构创建。”李忠钱说。
“为了防止有些企业完全依赖中介机构搞标准化,自己根本不参与,我们让企业每月报告标准化运行情况。”李忠钱介绍了该区实行的标准化运行情况“月报制”,即要求企业每月报送标准化运行情况月度报表,及时掌握企业标准化运行情况。
结合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高港区安监局制定了“1234”工作规程,即一个目标、两张栏图、三项现场管控措施、四套账册,由各行业委员会组织安全标准化创建企业开展互查活动。企业负责人向评比人员介绍本单位工作进展和经验体会,评比人员按百分制对各类软件资料和现场管理进行量化打分,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有时企业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不一定知道,别人查才能查出来。评比人员也能对照学经验、找不足。”胡怀扣这样解释搞互查的原因,“很多大企业的安全总监本身就是专家。”
另外,今年高港区安监局还联合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示范班组和示范岗位创建活动,引导一线职工全员参与标准化创建。
严格奖惩抓成效
高港区安监局对标准化运行质态良好的32家小微企业,在融资贷款审核中给予优先支持;对安全生产条件降低、评估不达标或未通过复评的企业,在贷款联合审核中亮了“红灯”。
胡怀扣提到的“实用的制度”,还包括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奖惩制度,主要有三:
其一,对一级和二级标准化企业直接给予奖补。去年,高港区政府先后出台了标准化创建相关工作方案和奖惩办法,同时设立200万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运行专项资金,用于聘请专家、组织培训、考评验收等工作。
该区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达到一级标准化创建验收条件的企业一次性奖补20万元,对达到二级标准化创建验收条件的企业一次性奖补6万元。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今年将在安全标准化辅导、评审以及持续运行过程中加大资金奖补力度。
截至目前,该区对方案出台之前通过二级标准化创建验收的益海粮油等企业已先行一次性给予奖补2万元,对2016年通过二级标准化创建验收的泰州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按标准一次性奖补6万元,充分调动了企业自主开展标准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
其二,将标准化与企业融资贷款挂钩。据胡怀扣介绍,2016年以来,区安监局参加了全区4个批次共计53家小微企业贷款融资的联合审核,对标准化运行质态良好的32家小微企业,在融资贷款审核中给予优先支持;对安全生产条件降低、评估不达标或未通过复评的21家企业,在贷款联合审核中亮了“红灯”。
其三,严格执法检查。高港区以“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为契机,对未在规定期限内创建达标或未按照标准持续运行的企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倒逼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已处罚企业40余家,有效促进了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及持续运行。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督促企业练好标准化创建内功,以实现自行创建的最终目标。”胡怀扣说。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