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占位、生锈积灰,一停就是若干年。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无主”车问题也逐渐显露,越来越多的公共区域,尤其是老小区,已成为此类车辆放置的“重灾区”。公共资源日益紧张,居民投诉频繁集中,而作为个人财产的“无主”车却得不到妥善处理。矛盾日益白热化,解决之路又在何方?
9月10日,宁波晚报记者与海曙交警一道走进联南社区。作为老小区的典型,该社区内排查出4辆“无主”车,居民意见非常大,投诉不断。
“无主”车遭居民厌恶
9月10日下午3点多,在海曙联南社区居民的陪同下,记者与海曙交警一道查看了四车的具体情况,这些车停放时间从372天至六七年不等,居民意见非常大。
记者发现,香槟色小轿车停放的位置在社区主干道上,除了被车霸占的区域,其他路面都已规范施划了停车位。小货车锈迹斑斑,烂得只剩下一具车壳,虽然停在垃圾堆旁,但地下部分是各种管道的埋设点。更夸张的是一辆白色小轿车,竟然横停在联南社区西门的消防通道上,将通道都堵上了。
交警在现场查看时,过路的居民不断有过来抱怨的,还有居民主动为交警提供车辆相关线索。“业主投诉很多,居委会和物业也想过很多办法,但车辆毕竟是个人财产,我们真是没法子动。”联南社区业委会主任杨老先生,已是80多岁高龄,他无奈地形容,这些车比他还老。
“无主”车带来问题多
看完破烂不堪的“无主”车,居民代表的情绪依然有些激动。一坐下来就有居民提出各种危害。
“破车上都是各种垃圾,破酒瓶烂木头。”居民张阿姨说,整洁的小区环境都被它给破坏了,清洁卫生也难搞。业委会郑先生则表示,卫生还算小事,堵住消防通道的车已涉及到安全问题,绝对不能马虎。“片警”鲁警官也表示,废弃车辆乱停放增加安全隐患,而且有些车还涉及到盗抢等问题,也是民警头疼的事儿。
新东方物业联南社区管理处李主任则算了一笔很实在的账:社区总计600多个车位,实际停放的机动车有800多辆。车在小区停上一年,停车费就算包年优惠些,也得1000多元,这些都是无处可讨要的。
“更关键的是,老小区停车位紧张,不付费还占位置,居民意见很大,每年都是投诉热点。”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陈先生补充说。
车主难寻情况非常普遍
“无主”车的危害,海曙交警很了解。他们调查后发现,“无主”车大多停放时间非常长,而且车主在交警部门登记信息不全,通过常规电话联系的方式根本找不到车主。尽管“无主”车引起公愤,但如果没有车主或车主委托人出面报废车辆,交警部门也无权处理这些废铜烂铁般的“个人财产”。
与居民座谈时,记者发现海曙交警将居民提供的具体线索一一记录下来,比如白色轿车车主的朋友可能住在联南社区,香槟色小轿车车主的名下可能有其他车辆在社区登记。经了解,他们正是希望通过各种关系找到车主。
“按照法规,小区内停车不属于交警管辖范畴,但在老百姓看来,只要是车就该交警管。”海曙交警大队石警官表示,通过走访,交警方面也了解到居民的迫切需求,决定尽最大能力来解决问题。
不过石警官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联系不上车主的情况非常普遍,主动愿意报废机动车的车主也不多,如果此路不通,还得寻求更为可行的方式。
之前,交警部门经由本报发出了“无主”车征集令,目前征集排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晚报将持续关注“无主”车整治行动。
名词解释 “无主”车
“无主”车,并非真正无主,而是长期占用公共资源,被人随意丢弃的车辆。交警部门在今年8月发出公告,追加这类车的具体特性,超过三个检验周期未检验及实际已处于灭失状态的机动车。
据交警部门粗略统计,全市(老三区)超过三个检验周期未检验的机动车有1.7万余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无主”车,如市民所见,这些车无序散落在小区、小巷、绿化带、停车场等位置,侵占大量公共资源。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 :徐叶 , 通讯员:石奇峰)
附:房管部门将排查全市“无主”车
9月11日,宁波晚报对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给小区造成各种隐患的“无主”车现象进行了报道。报道刊出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在了解群众迫切需求后也迅速行动起来。9月11日下午,市住建委与本报联合组织市三区物业办的负责人召开了一场座谈会。会上决定对全市(老三区)“无主”车情况进行一次大规模排查。
车主如需了解机动车报废的相关信息,可通过海曙交警官方微博或者电话81983373进行咨询。机动车报废的相关登记表格,海曙交警将于近日通过网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