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严控安全工器具反复性违章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 潘岳清 戴云飞 潘坚纲 施展奇 屠荣平
近年来,随着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全面铺开,作业现场点多面广,施工现场较为复杂,安全风险管控压力日渐增大,各类违规、违章事件重复发生。为了切实提高反违章成效,公司对历年来的违章情况进行数据梳理,明确管理方向,即从反违章过程中基数多、占比重大的安全工器具反复性违章管理入手,采用“动静结合”管理模式,通过智能化手段加强安全工器具库房管理,强化作业现场和抢修车辆工器具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安全工器具管理的反复性违章行为,提升公司的反违章管理水平。
反违章牵涉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公司在做好常规性的反违章制度建设、安全巡查外,结合2015年度在梁弄供电所的智能化安全工器具管理库房建设,提出了以安全工器具为切入点,严控安全工器具在生产作业中违章行为的目标管理思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先决条件---工具安全。
基于梁弄供电所实践的显著效果,公司2016年度对余下的8个供电所(丈亭、泗门、马渚、陆埠、临山、低塘、城北、城南)进行了智能化库房建设,通过库房管理和现场管理“动静结合”的形式,达到了安全生产工器具管控的全覆盖,确保了工器具的安全可靠。
一、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的目标
通过智能化库房和配套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达到下述管理目标:
1.库房配置标准化,安全工器具管理信息化
通过智能化改造,各供电所和二级仓库的安全工器具均处于有效监管状态下,并将抢修车辆上的安全工器具从二级仓库中定期轮换,从而确保所有提供给作业现场的工器具安全、可靠。
通过启用统一的安全工器具管理平台,在配置计划标准、工器具的申领和报废等环节统一管理流程,实现安全工器具管理流程标准化。此外,由于平台统一,公司内部各相关部室和基层班组可实时掌握安全工器具的动态,实现了安全工器具台帐和相关出入库、送检等信息的共享,强化了监管力度。
2.安全工器具领用规范化,切实减轻基层安全员压力
当前,基层班组库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情况,在库房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且较为繁琐、纸面台帐信息难以共享等弊端,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通过对工器具仓库进行智能化改造,变原有进出库房时手工登记为自动感应登记,堵住了由于出入库登记不规范而导致安全工器具管理失控的漏洞,有利于各级安全管理员及公司安监人员实时、准确地掌握工器具的领用、归还信息,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管理成效。
3.安全工器具领用与生产计划关联,与班组安全承载力相匹配
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工器具的领用,远期目标需要做到安全工器具与生产计划相关联,与班组作业人员的承载能力相匹配,确保无违规领用和生产能力不足时“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发生,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 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的主要做法
根据国网公司和省公司在反违章方面的管理要求,公司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排查,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作业现场监管,追根溯源,强化安全工器具的安全管理的举措。
1.追根溯源,问题剖析,明确反违章工作开展方向
余姚公司对近年来违章数据进行结构性分析,发现基层生产单位在工器具反复性违章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对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如下:
2014-2015年度反复性违章情况表(工器具管理类)
现象
单位 |
接地线存放不符合要求 |
领用归还手续不规范 |
工器具试验超周期 |
报废工器具未及时处置 |
外施队伍擅自拿用主业工器具 |
作业现场使用接地线非运方提供 |
工器具违章数小计 |
各类违章总数 |
工器具违章占比 |
梁弄 |
2 |
5 |
5 |
3 |
2 |
12 |
29 |
89 |
32.58% |
丈亭 |
1 |
8 |
3 |
5 |
3 |
22 |
42 |
148 |
28.38% |
泗门 |
4 |
11 |
4 |
7 |
2 |
25 |
53 |
164 |
32.32% |
马渚 |
2 |
9 |
4 |
3 |
2 |
25 |
45 |
136 |
33.09% |
陆埠 |
5 |
7 |
3 |
4 |
4 |
18 |
41 |
118 |
34.75% |
临山 |
3 |
5 |
2 |
4 |
3 |
14 |
31 |
110 |
28.18% |
低塘 |
2 |
7 |
2 |
3 |
2 |
16 |
32 |
121 |
26.45% |
城北 |
6 |
14 |
6 |
15 |
5 |
37 |
83 |
253 |
32.81% |
城南 |
8 |
13 |
5 |
11 |
7 |
32 |
76 |
236 |
32.20% |
小计 |
33 |
79 |
34 |
55 |
30 |
201 |
432 |
1375 |
31.42%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2014-2015年度,各类工器具反复性违章行为数量多、占比较高(平均值超过25%),对安全生产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从发现的问题中追根溯源,公司提出了以工器具反复性违章为抓手,强化监管,确保大幅降低直至杜绝安全工器具的违章行为,为生产作业的安全、可靠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
2.严控源头,措施有力,规范工器具管理标准化体系
(1)制度先行,完善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做到严控源头、措施有力,余姚公司制定了工器具管理的各类规章制度和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工器具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在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报废等各个环节做到标准化,同时对各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化、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关的规章制度如下:
《余姚供电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余姚供电公司安全工器具标准化配置管理制度》;
《工器具领用归还制度》;
《工器具申领、报废制度》;
《安全工器具月度检查制度》。
(2)安全工器具配置标准化
根据现场调研,公司针对各供电所的规模大小,对个人、集体安全工器具进行定量的标准化配置管理,以适应各单位常规性使用的数量上限为依据(特殊作业、超大规模作业所需的工器具以同类单位互相调剂、借用的方法解决),有效防止基层管理人员为图方便而多报、粗放管理的情况,规范管理,节约购置费用。
安全工器具标准化配置以建议表的形式展示,标准化配置表一般1-2年作一次调整。
2016年度供电所安全工器具配置标准
序号 |
工具名称 |
规格型号 |
配置数量 |
备注 |
1 |
绝缘手套 |
10kV |
10 |
|
2 |
绝缘靴 |
10kV |
10 |
|
3 |
绝缘操作杆 |
10kV |
5 |
|
4 |
高压验电笔 |
10kV |
15 |
|
5 |
低压验电笔 |
0.4kV |
15 |
|
6 |
脚扣 |
400 |
10 |
|
7 |
10kV发生器 |
10kV |
6 |
|
8 |
0.4kV发生器 |
0.4kV |
6 |
|
9 |
接地线 |
10kV |
30 |
|
10 |
接地线 |
0.4kV |
30 |
|
11 |
测高杆 |
10kV |
1 |
|
12 |
登高板 |
|
4 |
|
13 |
绝缘梯子 |
2米(单梯) |
2 |
|
14 |
绝缘梯子 |
2米(人字梯) |
2 |
|
15 |
绝缘梯子 |
4米(单梯) |
2 |
|
16 |
绝缘梯子 |
4米(人字梯) |
2 |
|
19 |
安全带 |
|
10 |
|
20 |
后备腰绳 |
|
10 |
|
21 |
路灯接地线 |
|
10 |
|
22 |
铁塔接地线 |
|
10 |
|
23 |
计量箱接地线 |
|
10 |
|
24 |
开关站接地线 |
10kV |
10 |
|
25 |
安全工器具柜 |
|
21 |
|
辅助工具 |
道路警告 |
|
8 |
|
围栏 |
50米 |
4 |
|
|
围栏柱 |
|
15 |
|
|
标识标牌 |
红背心 |
工作许可人 |
20 |
|
监护人 |
10 |
|
||
工作负责人 |
10 |
|
||
专责监护人 |
10 |
|
||
分工作负责人 |
10 |
|
||
起重指挥员 |
10 |
|
||
警告牌 |
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
20 |
|
|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
10 |
|
||
在此工作 |
10 |
|
(3)台账及出入库流程标准化
通过智能化库房建设,余姚公司打造“标准化电子台账”和“标准化仓库台账”两个标准化台账数据库。
其中,“标准化电子台账”由各基层单位安全员负责数据更新维护,“标准化仓库台账”则是对二级仓库的工器具的台帐进行管理,由库管员进行更新维护。通过两个标准化数据台帐库,准确反映各单位在用安全工器具数量、型号、检测周期、保管人、放置位置等数据。
此外,进一步梳理和规范工器具出入库流程,形成领用、归还统一操作模板。
一是约预式申领。为了进一步规范申领流程,避免多个施工项目同一时间前往库房领取造成领用混乱,要求提供约预申领单,进行预约式领用。
施工单位 |
领取人/电话 |
工器具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预约申领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是安全工器具领用流程
三是安全工器具归还流程
3.过程把控,多层次、多角度规范安全工器具管理
(1)静态管理---规范安全工器具库房管理
一是智能化工器具库房建设。根据2015年度余姚梁弄供电所智能化安全工器具库房的建设经验, 2016年度在丈亭、泗门、马渚、陆埠、临山、低塘、城北、城南共8个供电所全面引入智能化库房模式,并对二级仓库进行安全工器具平台数据接入。
通过智能库房的建设,对安全工器具申领、归还人员的身份进行IC卡记录,对出入库的安全工器具进行智能感应和记录,动态更新当前的出入库记录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动态实时更新。
智能工器具库房建设后,基层单位仓库保管员在日常工作中只需对安全工器具进行外观检查,进一步减轻了基层单位仓库保管员的工作量,提升了管理效率。
二是与省公司风险管控工器具模块实现数据互通。采用省公司统一的工器具管理平台,并结合余姚公司的智能化库房建设实际情况,提供统一的数据中转中心,实现余姚地区的安全工器具管理数据与省管平台的交互。
此外,根据余姚公司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工器具平台,提供工器具申领、报废流程,电子标签分发模块,送检超期提醒等相应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水平。
(2)动态管理---强化安全工器具移动及现场管理
一是规范移动抢修车辆工器具管理。在移动工器具端,公司对抢修车辆上的工器具设置为从二级仓库中动态轮换,设置为每15日检查和轮换一次(有故障则及时更换),通过规范抢修车辆的工器具管理,再结合静态的智能工器具库房,确保作业现场所有的安全工器具均在有效监管范围,保障了作业现场安全。
二是强化作业现场安全工器具检查。为了加强作业现场工器具的动态监管,公司对作业现场手持终端进行更换,并引入了具有RFID识别模块的手持终端设备,稽查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智能手持终端工器具进行信息扫描,智能手持终端将自动展示工器具名称、规格型号、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等信息,方便现场稽查人员现场核对信息,杜绝未通过安全检查和未及时送检的安全工器具流入作业现场,严控工器具的违章行为,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针对出现的违章行为,手持端软件提供简易的记录和扣分管理模块,方便稽查人员记录现场违章行为。
手持终端APP程序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内外网交互,将工器具的送检、出入库等信息更新到数据库中,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相应的流程处理图如下所示:
三是建立违章数据库,强化对现场人员稽查支持。根据领导干部和专业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的工作要求,考虑到非安全稽查专业外的其它主管部门及相关人员,对安全工器具反复性违章识别能力较弱,余姚公司基于移动端平台建立了违章数据库,以强化对现场人员的反违章稽查支持。
系统构建了完善的安全工器具违章库,各类稽查人员、同进同出、到岗到位人员,均可通过智能手持终端扫描工器具电子标签,扫描后将根据工器具名称自动展现匹配相应的典型违章条款,方便稽查人员和管理人员根据图文并茂的信息判断施工作业现场是否存在安全工器具违章问题。
例如,安全工器具使用典型违章库如下图所示:
安全工器具 |
违章描述 |
违章图库 |
接地线 |
未按规定正确装设接地线:接地线装设地点油漆未刮去 |
|
接地线 |
未按规定正确装设接地线:接地线导体端接触不良 |
|
接地线 |
未按规定正确装设接地线:导电部分的油漆应刮去 |
|
接地线 |
未按规定正确装设接地线:接地线未装在专用接地端上 |
|
接地线 |
未按规定正确装设接地线:变电所内接地线破损 |
|
验电器 |
使用不合格的验电器:现场使用10KV电压等级的验电器对所用变0.4KV电压验电 |
|
扶梯 |
作业过程无人扶梯:在梯子上作业,无人扶梯子 |
|
扶梯 |
违规使用金属梯子:扩建工程使用金属梯子,且无线开绳 |
|
围栏 |
未按规定正确装设围栏: 围栏临时拆除后未及时恢复 |
|
围栏 |
未按规定正确装设围栏:安全固定围栏未全封闭留出了穿越的出口
|
|
围栏 |
未按规定正确装设围栏: 擅自移动遮栏 |
|
围栏 |
未按规定正确装设围栏: 安全围栏未封闭 |
|
四是配套保障,实现反违章工作常态化。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通过“动静结合”模式,完善激励考核制度,实现严控安全工器具“反复性”违章。
此外,公司设立安全费专项支出,做好经费保障,保障“动静结合”模式实践经费、保障专题培训活动经费,保障积极参与“动静结合”模式实践并取得良好反违章效果的基层单位奖励经费。通过落实责任制、完善激励考核制、做好经费保障等,实现反违章工作常态化开展。
4.强化培训,提升相关人员安全技能和管理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配电运检班、各供电所、施工单位负责人等一线员工安全素质,防止安全工器具反复性违章问题的频发,余姚公司开展了安全工器具现场使用标准化培训。整个培训工作分专业开展,变电专业、线路专业均单独开展看图辨识违章专题培训,并通过考试强化培训效果。
三、评估与改进
(1)“动静结合”工器具反违章模式实践成效评估
第一、反违章数据分析。通过 “动静结合”的工器具反违章,从静态工器具库房管理、动态抢修车辆和作业现场的工器具管理等多个角度,加强工器具的反违章管理,达到了管理目标。
通过新的管理模式强化工器具管理后, 2016年,各基层单位工器具违章的数量明显下降,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工器具违章在总的违章中的占比,还是工器具违章的具体条数 ,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2016年安全工器具违章情况表
现象
单位 |
接地线存放不符合要求 |
领用归还手续不规范 |
工器具试验超周期 |
报废工器具未及时处置 |
外施队伍擅自拿用主业工器具 |
作业现场使用接地线非运方提供 |
工器具违章数小计 |
各类违章总数 |
工器具违章占比 |
梁弄 |
0 |
0 |
0 |
0 |
0 |
0 |
0 |
26 |
0.00% |
丈亭 |
0 |
0 |
0 |
1 |
0 |
0 |
1 |
36 |
2.78% |
泗门 |
1 |
0 |
0 |
2 |
1 |
0 |
4 |
42 |
9.52% |
马渚 |
0 |
0 |
0 |
1 |
0 |
1 |
2 |
48 |
4.17% |
陆埠 |
1 |
0 |
0 |
2 |
1 |
1 |
5 |
52 |
9.62% |
临山 |
0 |
0 |
0 |
1 |
0 |
0 |
1 |
35 |
2.86% |
低塘 |
0 |
0 |
0 |
1 |
0 |
1 |
2 |
48 |
4.17% |
城北 |
1 |
0 |
0 |
2 |
1 |
2 |
6 |
63 |
9.52% |
城南 |
1 |
0 |
0 |
1 |
1 |
1 |
4 |
58 |
6.90% |
小计 |
4 |
0 |
0 |
11 |
4 |
6 |
25 |
408 |
6.13% |
各单位2014-2015年度与2016年度安全工器具反复性违章数据占比对照表如下图所示:
各类安全工器具违章数据2014-2015年度与2016年度对比表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采用“动静结合”工器具反违章管理模式后,安全工器具违章在反复性违章中的占比从2014-2015年度的25%降到了2016年度的6.13%,降幅达到近75.48%,成效显著。
第二、工器具体系化管理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分类 |
内容 |
工器具反违章管理实行前 |
工器具反违章管理实践后 |
管理成效 |
工器具管理体系及标准化建设 |
工器具管理体系 |
工器具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无有效的管理体系 |
健全的工器具管理体系,各类规章制度较完善 |
明显 |
工器具配置标准化 |
无有效的工器具配置计划,各供电所申领工器具较随意 |
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工器具配置模板,标准化管理 |
明显 |
|
申领、报废流程标准化 |
工器具的申领、报废采用纸质文档,难以保存,且较为随意 |
通过平台进行流程化申领和报废审批,流程高度标准化 |
明显 |
|
出入库流程标准化 |
出入库无流程化管控,领用、归还工器具较为随意 |
统一的出入库管理流程,统一标准,有效监管 |
明显 |
|
工器具信息化管理 |
台账信息共享 |
纸质文档、难保存,对仓库管理员的要求较高,台帐信息难以共享 |
通过门禁刷卡进行实名制登记,自动形成电子台账,方便信息共享 |
明显 |
仓库管理 |
工器具随意摆放,脱检和正常使用的工器具混放,仓库管理员工作量大且繁琐 |
定置定位摆放,仓管员只需对工器具外观进行检查,减轻了工作量 |
明显 |
|
工器具检测 |
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容易脱检、漏检等 |
电子台账库,自动识别检测信息,且超期送检短信提醒 |
明显 |
|
工器具动态监管及反违章督察 |
抢修车工器具管理 |
抢修车工器具难以监管,无固定轮换,容易损坏和超期使用 |
抢修车工器具从二级仓库定期轮换,15天固定检查,安全可靠 |
明显 |
作业现场工器具管控 |
现场稽查人员难以查看工器具的详细信息,无法有效杜绝外来工器具施工情况 |
通过配置手持终端可以查看作业现场工器具详细信息,杜绝外来工器具施工 |
明显 |
|
作业现场的工器具反违章 |
专业的差异,很难真正做到“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且现场检查无有效数据支撑 |
构建安全工器具违章库,方便实时进行违章查处,强化了工器具违章的现场管控 |
明显 |
(2)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在构建安全工器具反违章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仍不完善的方面,需要继续进行探索。
一是配置标准的完善。当前,余姚公司各基层单位的安全工器具的配置数量,主要通过历史经验并结合年度工作任务、损毁情况综合得出的,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因此,有必要基于安全工器具管理一体化平台,对各基层单位的工器具的台帐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符合各供电所生产要求的工器具配置数量,便于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工器具配置计划,使之更趋合理和科学。
二是安全工器具电子标签固定形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对工器具库房进行智能化改造后,工器具出入库通过感应设备自动感应进行数据记录。由于工器具的种类多、形状各异、表面材质多样化,难以有效固定,电子标签较易脱落。
公司将通过配置多种形式、多种规格的电子标签的方式,通过粘贴、打孔固定、塑封等多种途径,优化工器具电子标签固定方式,提高工器具管理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三是工器具领用与生产计划暂无法高度关联。当前,浙江省电力公司的生产系统为国网统推的PMS2.0平台,暂未与省公司风险管控系统工器具模块相关联,故无法根据班组承载力分析和作业项目现场实际所需安全工器具的数量、品名进行管控,导致安全工器具无法按生产计划作业项目进行严格、有效的匹配,故无法在工器具领用环节进行更严格的监管。公司将在条件允许下,进行数据关联,进一步提升工器具管理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