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石油化工基地、液体化学品集散地。多年来,镇海区区积极开拓、综合治理,加强危险化学品领域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了该领域危及城市公共安全的事故发生。;
一是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我区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指示精神的基础上,加强政策落实和责任落实,加大投入力度,早在2004年发布了首个镇海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此举走在了全省前列。目前在《镇海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框架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也明显提高,已发布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子预案10个;相关单位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全部建立;成立危险化学品工程抢险专业应急救援队伍6支;应急救援专家数据库基本建设完成;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更加完善。几年来,通过强化体系建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呈延伸发展之势,我区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水平和防范、应对事故危害的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
二是打造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我区通过3年努力,已基本建成以公安消防部队及专业工程抢险队伍为依托,以企业兼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队伍装备和物资储备基本满足应急救援需要。2010年根据化工产业发展实际,宁波LG甬兴化工有限公司(替代金甬晴纶)、镇海炼化检安公司、镇海石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镇海炼化工贸公司、宁波巨化科技公司、宁波镇洋化工公司六家单位为专业工程抢险队伍,分别应对丙烯腈泄漏、危险化学品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危化废弃物的处置的工程抢险,目前该6支专业工程抢险队伍与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建立联动、合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成为镇海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一支中坚骨干力量。到目前为止,成功处置多起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突发事故。多年来,我区先后成功处置了液氯、液氨、甲苯罐车侧翻、泄漏、自燃等危化运输车辆事故,液氯泄漏、偷盗引起成品油长输管线泄漏等突发事件,避免了事故扩大和次生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是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锤炼各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在事故状态各级预案成功有效地实施,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近年来,我区开展了一系列多层次、多类型的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如2007年11月22日,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市交通局和镇海区政府联合在宁波化工区主干道上举行2007年浙江省(镇海)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联合演练;2010年11月23日,镇海区政府联合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在镇海液体化工储罐区举行火灾失电停水应急救援综合训练。我区应急救援演练从非常态化逐渐向常态化、全覆盖、高水平方向转变,政府在组织开展跨区域、跨企业的综合性应急演练的同时,鼓励有条件企业从实际出发,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预案演练,2010年政府层面共组织应急演练6次,企业自发组织应急演练87次;演练剧本设置从单一情景事件逐渐向复合情景事件转变,从以危险化学品演练为主向多领域合作转变,从政府主导向政府、社会多方参与转变,群众参与度更加广泛。
四是把好应急预案评审机制。应急预案评审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区根据《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精神,在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构成重大危险源或涉及15种危险工艺的相关企业范围内全面实行预案评审,并重点加强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相对较差企业的应急管理指导。评审工作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总体框架下,注重从企业组织机构、危险源辨识和处置技术的现状和特点出发,按照要求对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作出评价,同时督促按照区域总体要求和PDCA闭环管理要求维护和完善本企业应急预案,实现区域总体预案与企业预案之间的有机衔接。通过专家评审,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能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各方面得到加强和完善,并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真实地反映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现状和需求,突出应急救援预案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到目前为止,共有28家企业通过应急预案评审并已在区安监局备案登记。
五是整合应急救援“思想库”。我区以大中型企业为依托,整合专家资源,聚集专家优势,建立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支撑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专家数据库,以人才优势提升业务优势,以专家数据库为依托,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专家联系制度,建立专家与政府、专家与企业、专家与专家之间的交流平台,加强业务交流与座谈,为救援信息发布,救援技术、救援装备、救援队伍提供实践思考。在各部门、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目前初步拟定38位具有中高级职称或特殊专长的人员,分为自然灾害(10名)、事故灾难(14名)、公共卫生(7名)以及社会事件和综合管理(7名)四类,作为我区第一批应急管理专家,在应急管理规划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发挥思想库的作用。
六是推进应急培训自救能力。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突发性决定了现场作业人员开展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卓有成效的自救和互救,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人身安全,减少损失。我区本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宗旨,以“培训一线工人、处置一线事故”为目标,按照“学以致用、保证质量、整合资源、创新方式、规范管理、有序进行”的原则,在宁波化工园区、镇海液体化工储罐区等化工企业密集区深入推进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学员通过学习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空气呼吸器、防护服、堵漏设备等使用。提高自救、互救和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应急处置的能力,目前宁波化工园区已开展此类培训十余期,累计培训人数约500人,镇海液体化工储罐区已培训一线工人100余人,同时通过每年开展应急处置技能大赛,构建了一个学习专业技能、展示应急救援能力的最佳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