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慈溪市“五个点”开展消防生命通道整治提升工程

发布日期:2018-04-13 , 点击数:2036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17年慈溪市开展消防生命通道整治工作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聚力攻坚、克难奋进,全年共排查各类行业场所20.74万家次,整改隐患14.37万处,下发责任责令改正通知书2.3万份,“三停”单位278家,临时查封单位137家,挂牌6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159次,罚款607.06万元,行政拘留57人,拆除影响消防安全的违章建筑约28.99万平方米,全市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火灾防控工作,切实维护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努力杜绝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去年工作基础上,按照组织体系不变、职责分工不变、督导检查不变的原则,今年将着力推进消防生命通道整治提升工程。

一、紧扣要点,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将贯彻落实国务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消防安全责任格局。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吸取台州“9.25”等火灾事故教训,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抓好《办法》的学习贯彻工作,强化自身责任落实;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责任感和危机感,有效履行好属地责任,牵头组织实施本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对涉及本单位、本行业的消防工作事项,及时组织研究,有效予以解决,全力维护行业系统消防形势安全稳定;进一步严密消防工作责任链条,强化督查、督办、约谈等手段运用,严肃消防工作责任追究,切实形成“事前明责、事中问责、事后追责”的常态体系。

二、着眼难点,狠抓隐患排查整治。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本地网格工作内容,组织网格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发现、报告和督改火灾隐患的能力;积极推行常态化、持续化、精细化的网格化管理机制,确保消防安全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全面覆盖”。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除立查立改的以外,逐一制定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时限、要求和具体责任人,并逐级包干、签字背书,全力打通隐患整治的最后“一厘米”;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落实过渡期安全措施,严防发生重大事故。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场所,运用挂牌整治和公开曝光等手段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用好用足“罚、封、停、拘”等执法手段,形成高压威慑态势;对停业后仍未整改且继续经营的单位和场所,采取停水、停电等措施,倒逼业主整改到位。对违法违章搭建堵塞消防逃生通道,影响人员疏散的,按“三改一拆”有关规定予以拆除。

三、找准基点,夯实消防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各地专职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按照标准,配齐专职工作人员,并落实场地、装备、器材和经费保障;推动专职消防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队伍日常管理,健全执勤训练制度,完善战备基础资料、规范灭火救援行动,切实提高专职消防队技战术水平。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年内建成微型消防站,鼓励非重点单位建设微型消防站等自防自救力量;大力推进微型消防站进村、进社区,推行分片、定点、包干等工作机制,定期检查人员配备、防火巡查等工作落实情况,不断提升扑救区域火灾和灭早灭小的能力。

四、聚焦弱点,深化消防宣传教育。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宣传影响、提升宣传效果,掀起辐射面广、实效性强的消防宣传攻势。坚持“接地气、贴民情”原则,多采用鲜活生动、群众欢迎宣传方式、内容和手段,减少“口号式”宣传;结合消防“七进”活动,深入辖区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开展典型案例分析,普及消防常识和逃生技能,让宣传效果入脑入心。推进消防科普教育场馆建设,各地年内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实现“一镇(街道)一体验室”的目标。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户外广告、安全体验等渠道,构筑全方位、多领域消防宣传格局,有效形成“人人关注消防、人人重视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生动局面。

五、打造亮点,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综合运用单位(业主)自筹、政府引导等方式,推广运用智慧用电、远程监控、独立式烟感、电瓶车智能充电等物技防措施,提高火灾防控智能化水平。推进电动车集中充电桩建设,有场地条件的规上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商场超市、商业综合体、集贸市场、学校、医院,以及有物业的小区、公寓式出租房和30人以上出租房必须设置电动车集中充电桩,鼓励各村、社区在有条件的公共区域设置电动车集中充电桩。加快各类技术防范措施的推广应用,全面完成10人以上群租房、合用场所、小旅馆独立式感烟报警器安装工作及简易喷淋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扩大在老旧高层住宅的安装覆盖面;推动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和高层建筑接入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消控室值守力量不足的单位必须接入;加大“智慧用电”技术手段应用,依托智慧式安全用电隐患监管服务平台,强化对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24小时在线监测及异常情况实时介入,对老旧小区、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推广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有效遏制电气火灾发生。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