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辨识参考目录,这家混凝土公司符合相关规定,应该将其纳入检查范围。”近日,在北仑区开展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中,第三方安全机构辨识判定了一家有限空间作业企业。有限空间是不少企业的主要作业场所之一,而有限空间作业因其特殊性,容易导致中毒、缺氧、燃爆以及其他危害。为避免发生上述危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8月1日至11月30日,全区各街道通过排摸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企业数量,开展专项整治。各街道按照工作要求,重新对所有工贸行业企业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企业条件确认工作,并对每家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排查清楚企业分布、数量、类型,并建立一企一档监管台账。 根据排摸情况,北仑区目前共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52家,其中,规上企业39家、规下企业13家,从业人数约900人。“虽然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只有在设备需要保养维护的时候才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每年作业次数大约一到两次,但不能因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次数少而在日常运营中忽略安全问题。”区安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9号),必须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审批制度、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明确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把安全第一的意识牢记于心,确保每位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在安全的状态下工作。在摸底调查过程中,各街道及时督促有限空间作业企业按照《有限空间作业企业专项整治自查表》内容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并同步开展安全检查。截至目前,共计检查67家次,发现隐患120余条,当场整改100余条。 除了强化对有限空间作业企业的辨识判定,第三方安全机构还参与到隐患排查中去。截至目前,4家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对有限空间作业企业进行全覆盖专项检查,发现隐患60余项,主要涉及作业未履行审批手续、作业前未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作业现场未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识等。针对发现的隐患,区安监局、各街道和中介机构将强化事故警示和主动辅导,并按期复查整改情况。 为提高工作效率,整治中,北仑区安监局还把涉氨制冷企业专项治理、可燃爆粉尘作业场所专项整治、“铸安三号”、“控风险、除隐患、防事故”夏季百日专项行动等,与此次专项整治有机结合,在局内部成立3个检查小组,分头开展检查督查工作。8至10月,共实施事前处罚立案61起,并对其中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予以重点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