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姚市加快经济转型步伐,逐步加大产业源头治理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一是完成了火灾隐患集中整治行动。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火灾隐患重点领域(区域)集中排査整治行动,以群租房、“厂中厂”、高铁沿线区域、小餐饮业、喷涂行业、塑料原料储存点、沿街(路)小商铺和各类市场为整治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连续火灾隐患消防整治行动。在强力度火灾隐患集中整治中,全市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50785家,排摸上报重点领域(区城)火灾隐虑点19975家(处),发现隐患43941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3609份,关闭取缔109家,停产整顿206家,强制拆除违章建筑83家,依法拘留131人,罚款总400余万元。
二是狠抓“低散乱污”企业治理。2016年以来,先后淘汰砖瓦企业59家、不锈钢企业65家、冶炼锻造企业7家、电镀企业125家、电线电缆企业62家和燃牒锅炉(含牒气发生炉)462台。启动“低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对喷漆、喷塑、可燃爆粉尘、涉氨制冷、金属冶炼等小企业、小加工点取关力度加快小微企业进区入园步代,并陆续开展铸安行动、姚剑专项等行动,用于整治全市小微企业,提高三场所两企业的隐患整治能力。
三是重点工程(活动)监督管理。加大住建、水利、交通运輸建设工程监管,加大对在建工程市场挂靠、非法转包等行为查处。处罚企业15家(次),罚款88万元。对5家屡教不改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6个月。市公安部门牵头加强了对各类重大群众性聚会、大型商场开亚庆视活动的事前安全审批,杜绝了大型活动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狠抓人员密集场所防火新技术应用。在医院、学校、居住出租房、福利机构、工贸企业等场所安装“智慧式”用电安全监管设备766套,电瓶车智能充电设施867套,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11万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