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市市场监管局揭开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管新篇章

来源:宁波市质监局 , 发布日期:2019-03-19 , 点击数:2723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为认真执行原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在全国推广应用移动式压力容器公共服务信息追溯平台》(质检特函[2017]38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对移动式压力容器监督管理,日前,宁波市全面应用移动式压力容器公共服务信息追溯平台暨安全管理专业培训会在市特检院隆重召开。宁波市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单位和充装单位的安全责任人员、使用登记机关相关人员、省市特检院专家等共计11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详细讲解了使用管理单位、充装单位、使用登记机关在移动式压力容器公共服务信息追溯平台的操作使用方法,通报了宁波市移动式压力容器近几年在设备定期检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宁波市金洋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和宁波市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企业在日常安全管理、充装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巡视员傅军清作了重要讲话。

宁波市在用移动式压力容器约占全省的1/3强,随着石化行业的不断发展,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为移动式压力容器是一种特殊的特种设备,行走在全国各地,且罐中盛装着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性化学物品,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如何有效加强对移动式压力容器监管,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我市各级监管部门重要课题。近年来,通过各级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未发生移动式压力容器重大安全事故,基本守住了安全底线,行业总体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由于市场过度竞争、企业自觉自律不力、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部分企业存在管理乱象,安全隐患较多,如:未按照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要求有效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未对设备开展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未按规定在装卸介质时配备持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未对司乘、押运人员进行经常性培训教育、移动式容器未经及时办理使用登记、设备在外运行期间未实施有效监控,充装单位未认真执行充装前后安全检查等等。

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巡视员傅军清从近期发生的内蒙古“2.23”事故入手,指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未有效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及单位领导不重视两个方面。结合宁波市移动式压力容器在检验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全面分析了人员、环境、设备、介质等因素给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使用带来的影响。充分肯定了宁波市金洋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和宁波市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要求全市的使用管理单位、充装单位、使用登记部门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宁波市名城名都建设作出新贡献。

宁波市全面应用移动式压力容器公共服务信息追溯平台暨安全管理专业培训会在全国两会期间召开,凸显了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高度重视,凸显了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管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全国移动式压力容器公共服务信息追溯平台在宁波的全面推广与应用,在浙江省属于首家,也标志着宁波市对于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管揭开了新篇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