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突出安全诊断,着力推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结合“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要求全区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开展安全隐患诊断,明确诊断的范围、内容,程序以及解决办法。对于需要开展诊断的企业,邀请中介机构或行业专家帮助查找先天安全设计缺陷和不足。对于诊断出的问题和隐患,严格要求核实整改。截至目前,共排查生产经营单位737家,企业自报率为100%,查出隐患8470条,整改率为95.9%,行政处罚27家。
二是突出专业管理,着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督促相关企业在年内开展查漏补缺,配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明确要求分管安全和技术负责人要达到行业专业要求,并鼓励条件欠缺的老企业、小微企业聘请专业中介机构或注册安全工程师推进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不断深化全员安全培训工程,创新优化培训内容,目前,共培训一般企业主要负责人1218人,安全管理人员745人;培训各类特种作业人员1159人,确保持证上岗。
三是突出技术指导,着力推进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提升。积极开展宁波市大学科技园事故防范管理机制试点,探索建立楼宇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聘请专家帮助大学科技园开展楼宇隐患排查、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相关台帐,逐步建立园区安全管理体系。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报告制度,明确隐患治理目标、经费、机构、时间和安全措施“五落实”的整改要求,做到隐患排查不留死角、隐患治理不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