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社会化服务,宁海县采取定点抽查方式对中介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但由于缺乏即时性监管技术手段,其弊端逐步显现,暴露出一些中介服务机构长期低水平运作,存在排查不彻底,服务走过场;隐患信息处理不及时,企业方整治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宁海县应急管理局与县工商联在亲清家园中正式联建成立3.0版“安全生产监测平台”,将原有的“安全隐患排查公共服务应用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加强对服务机构、乡镇街道和企业各方监管。
一是推进“三全”定位平台,提升安全服务功能。以远程监测为核心,整合安全服务实时反馈、质量管理和数据库分析处理等信息化技术,电话监测与网络监测手段,实现即时性检查评估和可视化报告的实时呈现等工作要求。“全天候”动态监测。从纯人工监测向借助互联网工具+线下专家模式转变,对中介机构服务状况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提升工作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并通过电话询问、网络数据上传、上门抽检等方式,及时发现在教育培训、风险识别、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醒风险和督促整改。“全痕迹”可溯管理。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其任何操作记录在平台上均留有痕迹记录,对机构的管理可实现源头追溯,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可提供痕迹见证。“全方位”数据应用。从传统的线下监管模式,转变为“平台+政府+中介+企业”的线上线下数据信息高效应用机制。平台按月按情形向政府部门推送建议重点执法名单,促进精准服务和精准执法;政府根据平台数据制定日常检查计划;中介围绕监测数据促进自身服务提升;企业根据监测结果落实隐患治理,加强自身管理。
二是统一服务标准,实现质控常态化。公布监测服务工作内容和标准,确保相关方知晓并熟悉规则。借助平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的双重约束,促使中介机构严格按照信息采集、法律法规宣教、现场可视化报告递交、企业满意度评价等流程开展服务,从平台上线前的走过场式服务,机构的隐患发现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以“查、促、改”为抓手,强化监测全流程闭环管理。以确保隐患的治理到位为社会化服务的落脚点,重点抓好隐患整治“查、促、改”。“查”:要求安全服务机构开展安全服务要“摸清家底”,全面排摸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点,及时掌握和报送企业安全各项动态信息;“促”:要求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达到整改目的,通过现场隐患告知、督促整改、图文形式的报告提供、安全法规宣教、定期监测沙龙等活动,提高企业安全责任意识;“改”:整合社会上各种整改服务资源,以社会化力量弥补企业自行整改能力的不足,最终达到企业安全投入持续增长、安全事故率持续降低、区域安全服务业态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