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消防安全、涉爆粉尘及有限空间作业、渔业船舶、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 特别针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领域等事故多发的态势,督促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强化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整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隐患整治和事故风险防控措施。
二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继去年试点基础上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和重点监管企业全面推进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工作,切实提升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防控能力。加大重大隐患督办制度,进一步规范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防范重大事故发生。着力构建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考评、审核制度,加大督查、检查力度, 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联动模式。
三是强化安全监管执法机制创新。深入开展铸安系列专项执法 行动,提高执法检查专业能力和水平,推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等一体化监督检查,突出问题导向,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高法治威慑力,严格责任追究、行刑衔接,以严格监管执法,倒逼压实企业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督促其切实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隐患自查自纠,立查立改。
四是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作用。持续推进“智慧用电”、“智慧消防”、“智慧电梯”等智慧工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
五是加强事故与灾害应急救援,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以“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推进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引导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强化各项应急准备,严格执行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加强储备物资和救援装备统筹调度。积极探索建立自然灾害预警和风险管理制度。
六是加强应急管理(安生产)宣传教育,夯实基层基础。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月、“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日等活动,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违法违规的典型和重大隐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